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 要在法律的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
C.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法治统治
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行动
辛亥革命后,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等命名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500余家。1913年7月,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平均每10人就有一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士,但报纸发表之意见,由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这表明
A.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 民主政治体制保障了言论自由
C. 全国人民的政治热情空前高涨起来
D. 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达到顶峰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的两大历史功绩:一是革了皇帝的命,二是革了辫子的命。这说明辛亥革命
A. 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B. 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引发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D.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在《马关条约》各条款中,最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的是
A.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商埠
D.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反映了
A. 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B. 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C. 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 列强因侵华矛盾加深
1860年,外国公使驻京。恭亲王奕䜣请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咸丰帝只同意设“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但奕䜣认为如此洋人“饶舌必多”,奏请去掉“通商”二字。这表明当时的清政府
A. 公使进京有碍清廷内政
B. 对外通商尚未达成共识
C. 筹备洋务引发朝野纷争
D. 国际交往理念亟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