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专业的旅行指南图已普遍出现,最著名的是《一统路程图记》。该书绘制了北京、南京及各省的重要地名及主要交通路线,并附录山川险夷、著名物产、治安好坏等。人们外出时可检索路引目录,查找相关地名,便知行程里距和沿途情况。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休闲旅游之风盛行
B. 国内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C. 社会服务体系完善
D. 南北经济文化差距的缩小
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概念 | 解释 |
A | 重农抑商 |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
B | 三省六部制 |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制衡原则。 |
C | 行省制 | 行省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各行省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处理境内重大民政事务。 |
D | 明朝内阁 |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
A. A
B. B
C. C
D. D
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 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
B. 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
C. 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出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 控制了地方财政支出
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北宋的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台谏官称为“言官”,可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宋太祖曾规定,“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宋朝的这一传统
A. 保证了宋王朝长治久安
B. 助推了士人的参政热情
C. 完善了古代的监察制度
D. 有效地制约了君主权利
东汉中期以后,诸帝大多年幼继位,年寿不长。皇帝年幼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控制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宦官铲除外戚势力,宦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
A. 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
B. 强化相权带来严重后果
C. 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
D.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