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拙”。由此看来,汉武帝时
A. 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
B. 中央机构较之秦代有所调整
C. 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
D. 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
春秋时期开始有“县、郡”名称,原指直属于国君的土地。楚国灭国很多,曾把县分封给功臣贵族,后来改为重要地区都掌握在国君手里,其他地区的贵族、功臣封地也逐渐由永远世袭改为两代以后就收归国家。材料说明楚国
A. 逐渐走向中央集权
B. 率先废除了分封制
C. 最早实行了郡县制
D. 具备了称雄的实力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王)。”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 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
B. 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 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 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
(历史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1958华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筹建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研究机构,月年,他又发起创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了该校近代力学系并担任系主任。建系伊始,他明确近代力学系培养的人才要能够“把自然科学的理论应用到工程技术上去”。为此,他不仅设定了力学系的专业,课程和教学计划,而且编著了《火箭技水概论》和《物理力学讲义》作为专用教材,同时还聘请了严济瓷、吴文俊等当时海内外顶尖专家和教授,讲授基础课和专业课,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到大学的最后半年,指导学生参加早期研究活动,完成毕业论文及其答辩,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练兵。此外,他要求学生红专并进,团结协作,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触类旁通的钥匙,是创造力的来源。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形势,他写信给作为高新技术突击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系,倡导设置新专业——材料设计。
——据《钱学森教育思想及其探索与实践》等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钱学森高等教育思想的特色。
(2)根据材料,推出20此纪中后期钱学森在科较领域的重大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美国及其盟军在西线和苏联在东线向柏林进军前,已精疲力竭的德国分裂导致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军事真空。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这两支正进行渗透的军队中有哪一方会镇补这个真空?这是一个充满了政治和战略色彩的问题。
凭着对反共产主义的狂热和时苏联图谋东欧的警惕,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盟军能东至柏林和南至布拉格,这样一来在与俄国人就这个前纳粹卫星国的政治未来讨价还价时能处于一个有利地位。但美国拒绝了他的计划。总统罗斯福有赖于在远东与日本的战争中俄国人的援助,他手下的将军告诉他在1946年11月前这场战争不会以胜利告终。他也猜测美国人民不会容忍在战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在欧洲继续保持军事存在。因此把苏军看作是对德国军事力量复兴的一种有效制约。结果,在德国的艾森豪威尔接到命令,在苏军继续前进解放柏林和布拉格时在易北河停下东进的脚步。4月25日,美苏士兵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握手。
——摘编自(美)科勒《20世纪的世界:1900年以来的国际关系与世界格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期英美首脑对进军德国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欧洲大陆中心地帯巨大的军事真空”是如何被“填补”的。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政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初,明代或更早时期形成的民(从事当时社会所谓的“贱业"的人)分布各她,其并非奴隶、但地位低于平民,不得参加科举考试,不列于民户的户籍。他们单独成籍,称为“贱籍”,世代相袭。雍正元年三月,监察御史年熙奏请削除山陕乐户的贱籍,九月两浙巡盐御史噶尔泰上书请除绍兴堕民丐籍.雍正都批准了。雍正五年将“.年代久远,文契无存,不受主家豢养”的徽州府伴当、宁国府世仆“开除贱籍,归入良民”。其后,雍正朝又多次‘“开豁贱籍”。雍正皇帝削除贱籍的措施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由原来的贱户提出申请,经地方官批准,脱离贱籍,转入民籍,即由贱民转为良民;二是贱户改籍必须抛弃原来的职业.别习新业.同时政府禁止地方绅矜逼勒贱户再操旧业,如雍正三年规定:堕民丐户和乐户等“改业为良,若土豪地棍仍前逼勒凌辱,及自甘污贱者,依律治罪”;三是贱户既转属民籍,就要同平民一样向政府尽义务。简而言之,所谓削籍就是准许贱户改业.转为良民,并对国家纳锐服役。
——摘编自陈国冲(清朝.“开豁贱籍”政策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皇帝“开豁贱籍”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星帝“开豁贱籍”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