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封五年,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代表朝廷,故“位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  元朝时制定了《定台纲三十六条》等法规。这些法规改变了历朝奉行的“以卑察尊”传统,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廉访司负责监察行省以下路、府、州、县。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

——摘编自李晓春《从制度改革看元代监察体制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元代监察体制出现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元代监察体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材料三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这些尝试,要建立和完善监察制度,可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

 

 

(1)背景:地方豪强和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 特点: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定期巡视;细化监察职责;主要监察地方势力;位低权重。 (2)新变化:监察有法律保障;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覆盖全国的监察体系;扩大监察职权,提高监察官员政治地位,监察机构相对独立。 影响: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一;整顿吏治,缓和社会矛盾;对后世监察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 (3)特点:加强立法,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系统多元化;巡视范围扩大、巡视官员之间可相互监督,注重内部反腐。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导致逐利风气日盛;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4)方面: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监察官的执政能力;加强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1)问,“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特点”,由材料一信息“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位卑而权重’”概括得出;分区域监察、定期巡视、细化职责、主要监察地方、位低权重等。 第(2)问,“新变化”,由材料二信息“第一次使监察制度得到国家法律保障”得出:监察有了法律保障;“元在中央设御史台,与中书省、枢密院地位等同,并有权弹劾这些部门。在地方置行台和廉访司,行台具有‘弹劾行中书省、宣慰司及以下诸司官吏’的权力,行省行政体系与行台监察体系各自平行,互不统属” 得出:构建起从中央到地方的监察体系、职权扩大、地位提升、监察机构相对独立。“意义”,由材料信息“元代监察体系覆盖全国,为明清监察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是现代中央、省、市(县)三级监察体系的最早模型”得出:对后世监察制度有一定借鉴意义;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吏治和缓和社会矛盾角度补充。 第(3)问,“特点”,由材料三信息“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概括得出: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系统多元化、注重内部反腐等。“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君主专制、社会风气的变化、官员腐败现象严重等角度分析。 第(4)问,“保障”,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度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监察官的执政能力、加强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随园诗话》中载:“迨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

A. 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 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

C. 体现传统戏剧种类繁多

D. 是京剧的形成佐证之一

 

查看答案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名称

地点

描述

匡社

苏州

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

复社

吴江

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

岭南会馆

苏州

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

讲学会

无锡

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

 

 

A. 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 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 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 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的思潮兴起

 

查看答案

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 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B. 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 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 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把请人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称为“润笔”。至明朝中后期不少士大夫已形成为人作文字必须取得适当的金钱或其他物质报酬的观念,甚者以“润笔为生”。材料能说明

A. 封建文化专制政策的松弛

B. 儒家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

C. 士大夫轻视科举入仕途径

D. 白银流通扩大商品经济范围

 

查看答案

“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性者,心所生也,亦非止一种已也。”对李贽此语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追求个性与人格独立

B. 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

C. 受到读书人普遍赞誉

D. 彻底否定了程朱理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