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西汉刘向在《新序·节士》篇肯定先秦诸多有气节之士,汉代仅提苏武一人;而清代赵翼在...

西汉刘向在《新序·节士》篇肯定先秦诸多有气节之士,汉代仅提苏武一人;而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汉代守节不屈者自然不止苏武一人,但唯独只有苏武青史留名。据此可知,对“节士”的看法

A. 缺乏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

B. 随评价视角拓展而趋于客观

C. 深受社会和历史环境影响

D. 受评判者的阶级属性所决定

 

B 【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可知,西汉刘向认为先秦有“诸多有气节之士”,“汉代仅”“苏武一人”;清代赵翼认为“汉代守节不屈者自然不止苏武一人,但唯独只有苏武青史留名”,显然清代赵翼的观点更加客观。故答案为B项。A项,无论是西汉刘向还是清代赵翼都认为苏武是“节士”,这肯定是有一定标准的,该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评价历史人物固然受社会和历史环境的影响,但是材料没有涉及这些方面的信息点,排除;D项,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应该考虑被评判者的阶级属性而不是评判者的阶级属性,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这说明

 

 

A. 文景之治促进西汉人口的快速增长

B. 藩镇割据造成唐宋人口的急剧减少

C. 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中国人口的变动

D. 经济中心南移带动人口的区域迁移

 

查看答案

下图是古代中国某时期形势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能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征的文学诗句是

 

 

A.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B.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D.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查看答案

古人认为:为人君父不懂《春秋》,会蒙受罪魁祸首的恶名;为人臣子不懂《春秋》,会因为篡狱而留下死罪的名声。这反映古代中国

A. 以儒家规范作为衡量是非得失的准则

B. 把《春秋》作为判断善恶曲直的标准

C. 将克己复礼作为评定社会道德的标尺

D. 用文献经典作为维护身份等级的手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入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1947年上海《大公报》连载漫画《三毛流浪记》,作品揭示了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三毛对当时中国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某国商品感到疑惑不解。这里的“某国”是指

A. 日本

B. 美国

C. 苏联

D. 英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