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以前,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以前,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急先锋,以中国人为对象创办的中文报刊,名称多使用“传”“纪”“说”“谈”而不使用“报”,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依泾杂说》《六合纵谈》等,报刊出版地也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1840年以后的报刊则以鼓吹中外通商、中外友好,刊载各国近事、商业消息和一般新闻评论为主,一些报刊还介绍粗浅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以炫耀西方文明。

——摘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材料二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闻》,开始了中国人自办期刊的浪潮。1895年梁启超在北京创刊《中外纪闻》,介绍“强学政治、经济情况和清廷奏章”,进入20世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革命,出现了《江苏》《浙江潮》多种刊物。晚清末年又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期刊,如1907年创立的《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创办的《浙江教育官报》。同时期的小说期刊也发展迅速,具有权威性的期刊有《新小说》《月月小说》等。

——摘编自梁宏伟《中国近代文化的丰硕果实》

材料三  近代报业的发展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报刊,也有倒行逆施有悖新闻发布原则的报刊,既是言论表达的阵地,又是反映近代化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的平台。总之,近代报刊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敬《近代化图景中的宁波报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文报刊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中文报刊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3)报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报刊的时代影响。

 

(1)特点:西方人创办,以传教为目的;地点集中海外和南方城市;受中国传统影响;宣传西方文明;内容丰富。 (2)趋势:外国传教士办报到国人办报;介绍西方知识到宣传学习西方;区域性到全国性;宗教性到政治性再到文娱性。 原因:民族危机;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社会需求(政治宣传需要);近代教育的发展。 (3)影响:宣扬爱国思想;冲击传统思想观念(促进思想解放);传播知识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社会进步(推动近代化)。 【解析】 (1)依据材料中“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急先锋”得出:西方人创办,以传教为目的;依据材料中“报刊出版地也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得出:地点集中海外和南方城市;依据材料中“以中国人为对象创办的中文报刊,名称多使用‘传’‘纪’‘说’‘谈’而不使用‘报’”得出:受中国传统影响;依据材料中“炫耀西方文明”得出:宣传西方文明;依据材料中“以鼓吹中外通商、中外友好,刊载各国近事、商业消息和一般新闻评论为主,一些报刊还介绍粗浅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得出:内容丰富。 (2)第一小问“趋势”,依据材料二中“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闻》,开始了中国人自办期刊的浪潮”并结合材料一“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急先锋”得出:外国传教士办报到国人办报;依据材料二中“进入20世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革命”“介绍‘强学政治、经济情况和清廷奏章’”并结合材料一“介绍粗浅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得出:介绍西方知识到宣传学习西方;依据材料中“在汉口创办《昭文新闻》”“在北京创刊《中外纪闻》”“1907年创立的《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创办的《浙江教育官报》”并结合材料一“报刊出版地也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得出:区域性到全国性;依据材料中“进入20世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革命”“晚清末年又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期刊”“同时期的小说期刊也发展迅速”并结合材料一“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急先锋”得出:宗教性到政治性再到文娱性。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发展程度及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分析归纳即可。 (3)依据材料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报刊”得出:宣扬爱国思想;依据所学知识得出:冲击传统思想观念(促进思想解放);传播知识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依据材料中“近代报刊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得出:推动社会进步(推动近代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

A. 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 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式多样

D.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查看答案

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就谢氏公司违反活禽行业“价格管制”案做出终审判决:非常形势并未创立或扩大宪法权力,总统制定行业法规的权力是违法的,并据此裁定谢氏兄弟无罪。该判决旨在说明

A. 谢氏兄弟没有违反地方政府条例

B. 总统无权制定行业公平竞争法规

C. 最高法院对宪法有最终的解释权

D. 国家干预经济违背自由主义原则

 

查看答案

16世纪,英格兰教育家马尔卡斯特说,“我爱罗马,但更爱伦敦,我虽仰慕拉丁语,但更崇拜母语”;同一时期,马丁·路德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武器。据此推断,这一时期的欧洲

A. 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B. 民族意识逐步形成

C. 文艺复兴渐入高潮

D. 宗教改革纵深发展

 

查看答案

公元前287年,罗马元老院同意以平民为主要成员的“族派会议”的决议有法律效力,甚至当其与元老院决议相反时亦然,此后近百年,族派会议的权力日益增加。这说明族派会议

A. 改变了罗马中枢权力机构

B. 打破了贵族对行政权的垄断

C. 推动了万民法的不断完善

D. 促进了罗马宪政制度的发展

 

查看答案

1982年7月,蒋经国在悼念蒋介石的文章中写到,“切望父灵能回到家园与先人同在”,还表示“要把孝顺的心,扩大为民族感情,去敬爱民族,奉献于国家。”这表明

A. 海峡两岸开始结束军事对峙状态

B. 闽台交流增进了民族情感

C.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D. 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