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丁,路德·金,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蒙哥...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马丁,路德·金,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蒙哥马利市浸礼会教堂牧师。1954年他在教堂布道时,宣布从甘地的哲学中找到了改造美国社会的方案,决心在宗教活动中首先进行宣传和实验。1955年蒙哥马利市爆发了因非裔妇女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整察逮捕的“罢乘运动”,金牧师号召黑人采取群众性直接行动深化斗争。“罢乘运动”经过385天法律程序内的反复较量以胜利告终。进入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马丁·路德·金领导南部各州黑人采取抵制、静坐、游行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冲垮了许多种族隔离藩篱,并把斗争逐渐由南方推向北方。1964年国会被迫通过民权法,禁止在公共设施场所实行种族歧视。

——摘编自孙宝珊《马丁·路德·金黑人民权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罢乘运动”兴起的背景。

(2)报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金民权思想的特点及其积极影响。

 

(1)背景:美国社会种族矛盾激化;美国黑人民族觉悟和斗争精神的提高;甘地的影响;马丁·路德·金的号召;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会议的召开。 (2)特点:利用宗教形式;非暴力(不违反联邦法律秩序);群众性直接行动斗争;扩大到全国。 积极影响: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冲击种族隔离政策;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解析】 (1)依据材料中“蒙哥马利市爆发了因非裔妇女拒绝给白人让座而被整察逮捕的‘罢乘运动’”“冲垮了许多种族隔离藩篱”得出:美国社会种族矛盾激化;依据材料中“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得出:美国黑人民族觉悟和斗争精神的提高;依据材料中“1954年他在教堂布道时,宣布从甘地的哲学中找到了改造美国社会的方案”得出:甘地的影响;依据材料中“金牧师号召黑人采取群众性直接行动深化斗争”得出:马丁·路德·金的号召;依据设问中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亚非会议的召开。 (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中“决心在宗教活动中首先进行宣传和实验”得出:利用宗教形式;依据材料中“从甘地的哲学中找到了改造美国社会的方案”“罢乘运动”得出:非暴力(不违反联邦法律秩序);依据材料中“南部各州黑人采取抵制、静坐、游行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得出:群众性直接行动斗争;依据材料中“把斗争逐渐由南方推向北方”得出:扩大到全国。第二小问“积极影响”,依据材料中“美国黑人民权运动进一步高涨”“金牧师号召黑人采取群众性直接行动深化斗争”得出:推动了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依据材料中“冲垮了许多种族隔离藩篱”得出:冲击种族隔离政策;依据材料中“经过385天法律程序内的反复较量以胜利告终”“国会被迫通过民权法”得出: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7年2月,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攻击。对此,中国政府以中立国的身份,从维护国际公法和遵守人类公理道义原则出发,对德国提出严正抗议。1917年3月14日,北京政府发布与德国断绝外交关系的布告。8月14日发布《大总统对德宣战布告》,并立即收回德国在天津、汉口的租界。至此,中国正式成为协约成员国并加入国际体系。一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成为国际联盟创始会员国之一。西方学者白鲁恂评论到,“北京外交官是中国最成功的文人领袖,他们巧妙地利用国际均势及当时的世界同情,达成与中国国力全不相称的成果。

——摘编自李志学《“一战”对德外交与中国加入国际体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外交取得的积极成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战期间中国对德外交取得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对宗室诸王、功臣实行食封制。中宗、韦后时期,“滥食封邑者众”,造成“国家租赋,大半私门”。食封者除收取封户应缴纳的租庸调外,还要额外索取钱物,使封户不胜其侵扰。唐玄宗在铲除异己集团后,于开元初年采取措施整顿食封制度,一方面,减少实封户数,规定诸王、长公主食封2000户,一般官僚封户限制在500户以内,另一方面,取消食封者直接向封户征收赋税的办法,封户纳赋税由朝廷派官随租调征解,或由州县官收纳。唐玄宗的改革,使食封制度不再能够独立于国家赋税制度之外而对社会政治和经济发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摘编自阎守诚《论唐玄宗对食封制度的改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玄宗食封制度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述图片折射出近代进程中的重大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图片,指出彼此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加以概述说明。(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现象彼此关联,概述说明准确全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0年以前,外国传教士作为西方殖民者东来的急先锋,以中国人为对象创办的中文报刊,名称多使用“传”“纪”“说”“谈”而不使用“报”,如《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依泾杂说》《六合纵谈》等,报刊出版地也多以南洋、香港、澳门、广州为主。1840年以后的报刊则以鼓吹中外通商、中外友好,刊载各国近事、商业消息和一般新闻评论为主,一些报刊还介绍粗浅的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以炫耀西方文明。

——摘自姚琦《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百年社会变迁》

材料二  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闻》,开始了中国人自办期刊的浪潮。1895年梁启超在北京创刊《中外纪闻》,介绍“强学政治、经济情况和清廷奏章”,进入20世纪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潮的先进知识分子积极创办报刊宣传革命,出现了《江苏》《浙江潮》多种刊物。晚清末年又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期刊,如1907年创立的《四川教育官报》。1908年创办的《浙江教育官报》。同时期的小说期刊也发展迅速,具有权威性的期刊有《新小说》《月月小说》等。

——摘编自梁宏伟《中国近代文化的丰硕果实》

材料三  近代报业的发展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报刊,也有倒行逆施有悖新闻发布原则的报刊,既是言论表达的阵地,又是反映近代化过程中各种社会思潮的平台。总之,近代报刊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张敬《近代化图景中的宁波报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鸦片战争前后中文报刊呈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中文报刊的发展趋势及其原因。

(3)报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报刊的时代影响。

 

查看答案

进入21世纪,在中国、俄罗斯等国的倡议下,国际金融机构的大家庭中,相继增加了上合组织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成员。这说明

A. 美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 中俄倡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形成

C.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式多样

D. 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