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中记载:“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库,悉隶三司。”据此可知,该朝政治机构改革
A. 废除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B. 三省分工协作,相互制约
C. 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D. 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削权、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但史学家钱穆却认为地方行政是“汉代好,唐代较好,宋代太差”。钱穆评价三代好坏的依据是
A. 人才选拔权由谁来掌握
B. 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C. 能否合理调动地方积极性
D. 宰相权力的大小变化
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汉武帝此举
A. 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B. 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C. 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 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梁启超曾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第一回就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革命的内涵是
A. “氏族部落制”到“宗法分封制”的革命
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革命
C. “氏族部落制”到“中央集权”的革命
D. “宗法分封制”到“专制帝制”的革命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特点是
A. 中央集权
B. 官僚政治
C. 天下为公
D. 家国一体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维尔纳·格里希,德国人,大学毕业后,投身东德机器和拖拉机厂工作,1961年转往西德工作,1983年退休。1984年加入了由政府组建的高级退休专家组织,被派往中国武汉担任一家柴油机厂的顾问。他上任后实施一系列改进生产和严把质量关的措施,使产品寿命大大延长,工厂效益明显提升。随后格里希被委任为武汉柴油机厂的第一位“洋厂长”。他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调纪律约束,努力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并积极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企业效益迅速提升。此外,他还帮助多家德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建立联系。为表彰他的贡献,德国政府授予他联邦十字勋章,中国政府授予他“十大国际友人”称号。
——摘编自贝恩特·格里希《我的父亲维尔纳·格里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厂长”格里希企业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厂长”格里希为中国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