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物理学家秦斯说:“物质的基本粒子其运动不像是铁道上平滑走过的火车,而像是田野中跳跃的袋鼠。”该理论
A. 冲破宗教神学束缚
B. 揭示宇宙运行规律
C. 颠覆经典力学体系
D. 深化微观世界认识
1926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开设课程中有“革命画”(政治宣传漫画)一课。这说明当时
A. 中共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B. 农民阶级已成为中国民主革命主力
C. 中共已确立正确的革命道路
D. 毛泽东认识到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
下表流行话题变化发生的原因是
时段 | 流行话题 |
五四运动前 |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
五四运动后 |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
A. 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 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 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5—1918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
A. “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 B. 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
C. 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D. 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
1894年成立的兴中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誓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指出“国家之本,在与人民。即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这一转变说明孙中山
A. 深入剖析了民主共和制的实质
B. 近代民族国家的构想逐渐丰富
C. 提倡建立反清的民族统一战线
D. 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目标
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称都察院拒收其上书。但现代学者通过研究清朝军机处档案,发现在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反对签订《马关条约》的上书共计15件。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 口述史料的可信度低于文献史料
B. 历史事实的重构主要靠逻辑思辨
C. 结合不同类型史料即可复原历史
D. 史料解读应辨析作者的主观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