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我国确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的教育方针。1953年9月,全国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应当首先集中力量发展和改进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已有很大的发展,今后应当着重质量的提高。”这一政策转变反映了
A. 扫盲教育已经基本完成
B. 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C. “科教兴国”战略出台
D. 教育政策完全效仿苏联
下图是张乐平发表在《抗战漫画》(1938年1月创刊于武汉,同年6月停刊)第9期的题为《候敌深入,一鼓歼灭》的漫画。该漫画从侧面体现了
A. 抗战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B. 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C. 国民政府全面抗战的决心
D. 中日战争胜负的前景明朗
梁启超在1921年出版的《清代学术概论》中对“时代思潮”这样阐释:“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价值,而又适合其时代之要求者也。”由此可知,1921年方兴未艾的时代思潮是
A. 实业救国思潮
B. 民主科学思潮
C. 三民主义思潮
D. 科学社会主义思潮
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议期间,中国禁烟专员唐国安谈到:“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因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严重地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凡是对这个问题有过较深研究的人,没有人会怀疑,吸鸦片恶习和鸦片交易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入新关系并产生谅解的一种严重威胁……”。这表明,清政府
A. 以国际视野维护主权
B. 以道德力量捍卫利益
C. 以民族意识促进禁烟
D. 以经济实力保障禁烟
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这表明王学
A. 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
B. 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
C. 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
D. 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
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的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有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 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
B. 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
C. 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
D. 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