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政务院和外交部制定的《对外宾交际须知》规定:宴会请柬应提前一周发出,宴会人数避13(西方人士忌讳);尽量关照自己右手边的女宾,不打听私事,不问女人年龄等。这些规定
A. 体现出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 遵循了中华文化的传统
C. 反映出中国与西方关系的缓和
D. 参照了国际外交礼仪规范
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等地举行了由共产主义者组织的我国第一次群众性的“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新青年》出版了“劳动节纪念专号”,北京还出现了要把土地、工厂收归劳动者所有的传单。材料主要表明
A. 共产主义者重视群众的力量
B. 《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
C.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D. 中国共产党准备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在康有为撰写的《孔子改制考》里,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改革家,《春秋》便是孔子为“改制”而作的。他甚至用西学来解释《春秋》,认为《春秋公羊传》中的“三世”说为:“始于据乱(世),立君主;中于升平(世),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世),为民主。”康有为这么做实质是
A. 回归原典,回归孔孟
B. 极力推崇西学
C. 主张中西文化融合
D. 借助儒学为现实服务
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宣称天下男女都是兄弟姊妹,但他在1851年制订的《太平礼制》中建立了等级森严的“礼制”。这反映了洪秀全
A. 逐渐放弃平均主义理想原则
B. 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大
C. 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与清对峙
D. 日趋走向腐化及堕落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
A. 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 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
C. 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 清末“新政”注重重塑政府权威
《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这表明清政府
A. 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
B. 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C. 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
D. 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