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洋务运动后,“重农抑商”的农耕文化不断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萌生的“重商”思想的内...

洋务运动后,“重农抑商”的农耕文化不断受到工业文明的冲击,萌生的“重商”思想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化,整个经济社会由敌商、歧商逐渐变成敬商、重商并延伸到经济领域,不断动摇自“商鞅变法”以降而延续几千年的“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这表明

A. 工业文明的发展冲击了农耕文化

B. “重商"思想彻底地瓦解了小农经济

C. “农商并重”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D. 工商阶层成为引领经济的主流群体

 

C 【解析】 “整个经济社会由敌商、歧商逐渐变成敬商、重商并延伸到经济领域”的信息说明传统重农抑商的观念逐渐动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商并重”的思想逐渐成为主流,C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变化,不是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冲击了农耕文化,A错误;瓦解了小农经济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商业观念问题,不是说明工商阶层成为引领经济的主流群体,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鸦片战争后中外条约的订立,重要的是开创了一种中外交涉的“方式”,这才是真正最不平等之处。这种方式说得简单点,就是炮舰出条约,而条约代表胜者的意志,双方所争的常常不是具体的利益,而往往是中外交往应奉行怎样一种“方式”。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的“方式”反映出

A. 中外矛盾主要是基于条约权益

B. 中外交涉本质是文化观念竞争

C. 弱国的对外交往块乏主权意识

D. 维护外交权益关键是国家实力

 

查看答案

王阳明提出“良知只在声色货利上用功,酌量利害之多寡,审察人情之順逆,务求公私两便,经久可行之策”的思想,认为致良知与声色货利等与人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主张考虑利害、人情,而务求公私两便。这反映了王阳明学说

A. 包含了丰富的经世致用思想

B. 肯定了儒家学说的功利和事功

C. 强调修身的关键是“致良知”

D. 主张为人处世要学会趋利避害

 

查看答案

宋明时代,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利农重商”的思想、城市制度被打破。材料反映了

A.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

B. 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C. 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

D. 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

 

查看答案

学者王刚指出,伴随秦汉间政治的展开,汉初宰相性格开始从“主事”走向“主臣”在抛弃事务主义及文牍主文的过程中,通过“主臣”,建设健全的官僚团队,达到“百姓亲附”,从而日渐疏离秦政精神。据此,汉初宰相身份的转变有利于

A. 加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B. 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

C. 健全关注民生的官僚集团

D. 践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查看答案

西周统治者从夏、商得天命又失天命的客事实中,认识到“天命靡常”、“天不可信”,天命不永远固定于一家一姓;天命转移的根本原因,不是祭祀的多少,而是"人事”的兴废,是有德与无德,一再强调要以灭亡了的夏、商两代为鉴。这表明西周统治者认识到

A. 国家的兴亡决定于神的意志

B. 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敬德保民

C. 构建尊卑等级秩序的重要性

D. 利用亲族血缘加强政治统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