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公元前180年,临朝称制的吕后去世。大臣们认为代王刘恒仁孝宽厚,迎立刘恒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下诏以农为本,反对弃本事末,还决定减免当年半数的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三十税一成为汉代的定制。文帝还下诏“务省徭费以便民”,把民众的徭役负担减少到每3年服役一次,文帝时的赋役仅为汉初三分之一。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

 

 

(1)原因:汲取了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民众赋役负担沉重;汉文帝了解下层人民疾苦;恢复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无为而治”思想的影响。(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2)简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增强了西汉的国力,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减免田赋,地主阶级获利最大。(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文帝以秦亡为鉴,深知百姓生活之乐苦对政权安定的意义,对下层社会多有体恤,因此他在位期间,奉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秦亡教训、民众赋役负担、了解下层疾苦、恢复经济、稳定社会秩序、“无为而治”思想等方面分析汉文帝改革赋役制度的原因。 (2)简评,根据材料“这些措施对汉初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减轻农民负担、农业发展、缓和矛盾、社会安定、“文景之治”、地主阶级获利等方面简评汉文帝赋役制度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名称

国家

主张

4—15世纪

文艺复兴

意大利一西欧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以人为核心,肯定人性,反对神性,强调人的作用,打破教会神学束缚和禁欲观念

16世纪

宗教改革

德意志、瑞士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直接阅读《圣经》,同上帝沟通;王权高于教权;简化繁项宗教仪式;教随国定加尔文:先定论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英国、法国

霍布斯:君权人授,反对君权神授;授权不悔伏尔泰;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击专制,主张君主立老议会洛克: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分权学说:行政权归国王,立法权归孟德斯:反对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卢梭:抨击专制,民主共和制;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但不主张废除私有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对表2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地区的穆斯林在华定居,逐渐形成了穆斯林的聚居区——蕃坊。“蕃坊”的出现是适应侨民宗教活动、生活习俗、商业活动、社会活动自然形成的。唐政府为了有效地对这些外侨进行管辖,专设蕃坊司,任命蕃坊长实行“自治其徒”。唐政府为此专门制定了有关法律条文,规定:同一国家或种族的人之间自相犯者,依其本国(或本族)之制断之,由蕃坊内之蕃长判定执行;不同国家(或种族)之人按照唐朝的法律来处理。统治者对蕃客采取的鼓励和保护性政策与措施为他们在中国的长期定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邱树森《唐宋“蕃坊”与“治外法权”》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英国就以中英法理不同为由,拒绝将被控杀人罪的英国人交予中国司法当局审判。1843年7月,在中英谈判中,为了简单明了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此难题,清政府谈判代表者英,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人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伴免衅端”。在最终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凡中英两国商民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以在中国行使司法权,这就将在华英国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实质上是一个违反近代国际惯例的、扩大化了的治外法权。英国领事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蕃坊管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蕃坊管理相比,清代治外法权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1958年9月,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会晤法国总统戴高乐时指出,“欧洲不可以落到只能仰赖于美国的地步”,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存在,欧洲必须“团结一致”。据此可知,阿登纳主张

A. 以联合求共同发展

B. 利用苏联来抗衡美国

C. 实现法德两国和解

D. 抵制美国的政治控制

 

查看答案

1933年初,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书中写道:共产主义提供着人类文明得以维持的解决办法,而苏联则无限美好。该作家得出此结论主要是基于苏联

A. 革命成功的经验

B. 避免了生产盲目性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1706年,英国安妮女王在写给财政大臣的信中指出:“朕所希望的是支持和任用所有同政府保持一致者的自由,不论他们是辉格党人或托利党人,而不受某个政党的限制。”这表明当时的英国

A. 国王仍掌握某些权力

B. 责任内阁制遭到了破坏

C. 政党成为国王的附庸

D. 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