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西汉时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 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B. 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D. 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A. 农具
B. 礼器
C. 食具
D. 货币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某班同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究,大多数同学认为应把儒家思想作为中国的文化形象。
材料一:孔子说:“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树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会产生。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大概就是仁德根本吧!”
材料二:汉武帝即位后,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学被确立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这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从此,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三:在一批心志高远的学者促进下,理学于宋代兴起。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四:2009年12月22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柬埔寨参加了孔子文化学校的揭牌仪式。目前,海内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建立众多孔子学院,孔子的思想学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们所关注。
(1)填写下列儒家思想发展简表的相关内容:
时代 | 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春秋 | ① | 仁、礼 |
战国 | 孟子 | ② |
③ |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 |
汉代 | 董仲舒 | ④ |
⑤ | 朱熹 | 理的学说 |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产生了什么影响?
(3)据上述材料回答,孔子学说在当代社会有何价值?
1791年,法国国民公会投票通过决议,为大革命的象征卢梭树立雕像,并授予“自由的奠基人”的称号,卢梭受此推崇是因为他
①主张君主立宪
②宣传主权在民
③倡导天赋人权
④提出三权分立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