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申报》评论:“招商局开其端,不数年间,风气为之大开”。这一举措客观上
A.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抵制了欧美列强经济侵略
C. 促进了民用工业快速发展
D. 推动政府放宽了实业限制
明朝中期以后,失去宰相统领的文官势力极为庞大,他们往往直接站在皇权的对立面。为此皇帝开始利用宦官掌握的厂卫与文官集团对抗,从而形成“皇权一宦官一厂卫”的局面。这说明,明朝的宦官专权
A. 导致皇帝无法控制政局
B. 使内阁失去了决策权力
C. 是政治体制变化的结果
D. 削弱了君主的专制统治
顾炎武指出,汉唐土地多为“豪民”所有,宋以后占有土地的多称“田主”,这一变化
A. 导致自耕小农衰退
B. 促使政府土地政策调整
C. 利于土地兼并缓和
D. 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汉武帝时期,朝廷把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东汉时期,刺史的监察权进一步加强,并逐步增加了地方行政权和军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汉代刺史职权的调整
A. 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B. 含有维系封建统治的意图
C. 使诸侯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D. 有利于抑制豪强地主势力
在解释周取代商的合法性时,周初统治者提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春秋战国时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了“为政以德”、“仁政”等政治观念。这体现了
A. 儒家义理植根于商周文化
B. 儒家力图适应政治需要
C. 政治思想文化的人本精神
D. 时代发展影响治国理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地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地的纺车。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初版)
材料二 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年份 | 民国元年 | 民国二年 | 民国三年 | 民国四年 | 民国五年 | 民国六年 | 民国七年 | 民国八年 |
数量 | 17 | 37 | 37 | 50 | 33 | 34 | 29 | 23 |
——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三 如图是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材料四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
(2)根据材料二,析民国初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