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宗教告诉人们,当地的道德和法律条规都是神祗授意的,宣称地球上的统治者们都是受神的指派,并受神保护的,出于感激几乎每个国家都会与祭司分享它的领土和税收。尽管教会为国家效力,但它声称自己高于所有的国家之上。这个宏伟的梦想,在民族主义、怀疑主义和脆弱人性的攻击下支离破碎。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是微不足道的,人们日益意识到这一点,则进一步损害了对宗教的信仰。
——摘编自威尔·杜兰特《历史的教训》
材料二 下表为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观点
领域 | 马丁·路德 | 加尔文 |
个人与社会 | 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 | 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 |
经济方面 | 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 | 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 |
政治方面 | 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 | 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必然性。
(2)对比马丁·路德,加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根据材料二扼要概括加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马相伯(1840—1939)原名马志德,字相伯,江苏丹阳人,著名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马相伯曾先后去日本、朝鲜、法国等,日本维新、高丽守旧的对照使他认识到国家富强之术,在于提倡科学,兴办实业。因此屡屡上书朝廷,却都泥牛入海。光绪二十五年(1899)辞官回沪,潜心研究和译著,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
1903年,在法国教会资助下,创办震旦学院,自任院长,震旦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学院实行“学生自治制”,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校务,提倡自由研究之风,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办学方针中强调注重文艺,崇尚科学。不仅如此,学校开办后,还在校内从事反清宣传,收留了因作诗讥讽时政而被满清缉捕的青年于右任。他的这一主张,不符合帝国主义办教育意在进行文化侵略的宗旨,1904年,教会“尽废旧章,别定规则”,致使“学生大哗,相率离校”。他辞职率领学生离开震旦后,教育界知名人士严复等主持,筹设“复旦公学”。“复旦”有“复”我震旦之“旦”的强烈爱国意义。
——据朱维铮:《马相伯传略》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相伯办学实践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并简要评价马相伯的教育思想。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后,德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无力偿还赔款,1920年5月,英、法两国声明,主张一笔勾销对美国的战债和对德国赔偿要求。1922年12月,美国务卿休斯提出应由一个“公正的”国际专家委员会来研究赔偿问题……1923年12月,由法、比、意、英、美5国代表组成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主席。1924年4月,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
该计划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对偿付额、偿付办法、款项来源、担保等作了规定:要求协约国向德国提供第一批约8亿马克(约合2亿美元)的贷款,作为第一年偿付的主要部分;改组德意志银行,摆脱国家控制,发行新马克,建立由外国人参加的总理事会,确保银行法规得到尊重;不应存在本计划之外的一切外国经济控制等。1924—1929年,德国共得到外国贷款及投资326亿马克,其中美国资本占70%,贷款利息较高,毛利率达6.5%—10%。
——据夏季亭:《重评“道威斯计划”》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威斯计划”实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威斯计划”。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王审知(862-925年),唐朝淮南道光州固始人,出身贫苦,在唐末民变期间,与两位兄长一起加入农民军,转战福建,后诸将拥戴他为首领,建立闽国。因王审知对福建发展贡献很大,福建人尊称他为“开闽尊王”。
王审知入闽,面对严峻的形势,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史载王审知“为人俭约,好礼下士”,“王虽据有一方,府舍卑陋,未常葺;居,恒常蹑麻屡;宽刑薄赋,公私富实,境内以安”。在战乱的五代十国,福建相对安定,逃难的中原人相继迁入福建。正因此,也招揽了不少中原名士前来投奔,其中包括唐朝学士韩偓、王淡、徐寅等人。他也注重教育,“建学四门,以教闽士之秀者”。王审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招揽海外商贾,佛齐等国相继前来朝贡。另一方面,他奉中原王朝后梁的正朔,并向后梁朝贡。
——据陈章礼主编:《王审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审知被称为“开闽尊王”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审知治闽改革的历史贡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5月30日《光明日报》载:“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不仅表现为内部各种文明间的联系、交流,而且表现在对外来文明的吸收、借鉴与发展上”。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是基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更深认识,是基于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更深领悟,体现了全球化的时代眼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在吸收借鉴中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结合自己的实际消化吸收。
提取材料信息,自拟主题,结合中国史所学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瀛寰志略》,成书于道光二十九年,作者徐继畲曾任福建布政使,办理过厦门、福州两口岸通商事宜。在接触英美等国传教士、官员、商人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外部世界资料,用5年时间完成了10卷本《瀛寰志略》。该书介绍各国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历史、政治制度等,肯定了希腊民主政治,推崇欧美以商为本。作者希望借此开启民智,引导民众学习西方技术、制度,实现强国富民。1849年,该书刊行后“即腾谤议”,士大夫群起攻之,指责“张外夷之气焰,损中国之威灵”……在朝野士大夫攻击谩骂中,被迫停止刊印。在日本,学者将此书誉为“通知世界之南针”,从1859年就开始翻刻,不断重印。
——据马国川:《〈海国图志〉与〈瀛寰志略〉在近代中日两国不同的际遇》整理
材料二:幕末日本学习西方主要两个渠道,一是从荷兰商人那里了解,另一个是文字了解。1854年,日本取消书籍限制,懂汉字的大批学者学习《瀛寰志略》,因其以世界地理为基础,内容极少有宗教等敏感问题,在日本流传很广。书中人名、地名均用日文英文注出,版本质量高。该书传入,超越了以往通过兰学所了解的西学,更新了日本对世界的认识。改革先驱者主张学习西洋科技,更重要的是学习先进制度、政治、法律、经济、贸易模式等……以徐继畲《瀛寰志略》等书为中介的“西——中——日”这种特殊的西学东传路径,是解开明治维新前期日本思想史的冰山一角。
——据范凡:《晚清中国“西学”对日本的影响》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瀛寰志略》成书的原因,并分析其被“谤议”反映的深层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西学东传“西——中——日”路径模式的背景,并指出其对日本发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