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

有史家在评价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时写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该史家关切的是

A. “善恶必书”的秉笔直书精神    B.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C. 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    D. 史家当具史才、史学、史识、史德

 

B 【解析】试题本题考查古代史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符合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对商鞅立木为信的评价。司马光借商鞅立木为信的史事,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材料中司马光赞赏商鞅立木为信,这是“书善”而不是“书恶”,故A项错误;“为全体国民写史,写全体国民的历史”反映的是梁启超“新史学”观,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出史家自身素质,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 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B. 增强了秦国的济实力

C. 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产生

D. 推动了秦国封建化进程

 

查看答案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机构

B. 秦国的滥用苛政导致了自身的落后

C. 东方六国普遍奉行儒家仁政思想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查看答案

《商君书》:“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战国时期“农战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 七雄兼并战争

B. 百家争鸣局面

C. 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D. 中央集权的形成

 

查看答案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向封建化过渡的根本性措施是

A. 实行中央集权,推行县制

B. 废井田,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C. 发展小农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D. 废除贵族特权,军功授爵

 

查看答案

商鞅主持变法使秦国由弱变强,但他自己却因变法而惨遭杀害。变法内容中,为他招来杀身之祸的是

A.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B.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C.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D.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