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
材料二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
材料三 “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
——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
(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
(3)材料三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
(4)从梭伦、阿里、大久保利通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 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 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圉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 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 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C. 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 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在形式上是相同的,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君主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B. 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 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最为关键的是
A. 废藩置县
B. 发展近代教育
C. 实行征兵制
D. 废除土地买卖法令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 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 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