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明朝初期的这条政府规定
A. 有利于为手工工场提供原料
B. 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C. 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 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从出土的画像石内容看,“汉代的耕作,以二牛抬杠最为典型,应用最为普遍。当然,有时也用一牛一马抬杠耦耕,但这只不过是二牛抬杠的一个变种而已”。这表明汉代
A. 铁犁工具已经成熟
B. 畜力普遍用于生产
C. 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 农业实行精耕细作
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则简短的建交公报被西方媒体称作“炸破冷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这一外交核爆
A. 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
B.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C. 体现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
D.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大国交战函数:P=(1—F)(1—C),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C)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据此,下列历史推断或结论合理的是
A. 两极格局中争霸大国正面交战的可能性较低
B. 大国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一定导致热战
C. 国家力量对比均衡就可以彻底避免战争发生
D. 多极化趋势加强使得美俄对决的可能性增大
下表是部分国家与中国建交的时间,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国家 | 与中国建交时间 | 国家 | 与中国建交时间 |
加拿大 | 1970年10月13日 | 意大利 | 1970年11月6日 |
奥地利 | 1971年5月28日 | 比利时 | 1971年10月25日 |
日本 | 1972年9月29日 | 联邦德国 | 1972年10月11日 |
A. 中国重返联合国
B. 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
C. 中苏关系正常化
D. 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
A. 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 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
C. 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 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