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李鸿章在《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摺》中说:“臣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求利益者,官法无以为之区处。”这说明李鸿章
A. 认为洋务运动没有实行的必要
B. 认为洋务运动会诱导近代工业的兴起
C. 反对向西方学习
D. 主张政府立法阻止国人创办近代工业
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写道:“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 瓦解着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C.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D.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A. 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C.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 洋务运动和甲午中日战争
北洋水师的英国教官琅威理“终日料理船事,刻不自暇自逸”,水师中有“不怕丁军门(提督丁汝昌),就怕琅副将”的说法,官兵处处与这位严苛的教官作对,琅威理被迫辞职回国。此后,北洋水师“晚间住岸者,一船其半”。由此可见
A. 北洋官兵自觉维护主权
B. 社会环境制约近代海军发展
C. 北洋水师已经实现西化
D. 英国侵略势力受到一定遏制
下图是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 西方国家工业革命的完成
C. 英国的世界殖民帝国的地位开始确立
D. 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经过长时期的分离,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终于携手并进了”。这一趋势开始于
A. 17世纪后半期
B. 18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后半期
D. 20世纪中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