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许多言论对后人有深刻启迪,如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与上述思想直接相关的思想家有
①阳明先生
②伊川先生
③象山先生
④亭林先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因果报应
B. 天人感应
C. 君权神授
D. 天人合一
春秋时期,贵族、高官在形势于己不利时出奔逃亡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能够为人们的道德观念所接受。秦汉以后,对于贵族、高官出奔逃亡,舆论却多加贬斥,视为不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分封制已难以为继
B. 社会道德水准提高
C. 民意左右官员行为
D. 忠君伦理观念强化
西汉中期以后,皇帝在下达诏令时,动辄引经据典。而司法官吏在决议时也常常追求“应合古义”,从而在司法领域出现了一股“春秋决狱”之风。该现象反映出
A. 司法官吏判案依据是四书五经
B. 皇帝的诏令必须符合司法程序
C. 司法成为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
D. 儒学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依据
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 推动了百家争鸣的开展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不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 推动贵族政治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由此可见,这一认识
A. 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 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C. 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 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