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14年8月,英国部署在远东的海军兵力变得相当薄弱,而它们要保护的地域范围则从印度洋一直到太平洋。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个自治领的海军在内,英国海军在新西兰派驻有4艘巡洋舰,在澳大利亚部署了1艘战列巡洋舰、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潜艇。另外,英国海军中国分舰队有1艘预备役老式战列舰、2艘装甲巡洋舰、2艘巡洋舰、8艘驱逐舰、3艘潜艇,东印度分舰队有1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相比之下,可以集中全部兵力于本土的日本海军有2艘“无畏”舰、2艘高速战列巡洋舰、14艘“前无畏”舰、13艘巡洋舰、13艘轻巡洋舰、7艘老式巡洋舰、9艘炮艇、50艘驱逐舰、31艘鱼雷艇和13艘潜艇,总计46万吨。德国东亚舰队有2艘装甲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炮艇。另外,法国在远东部署有2艘装甲巡洋舰,俄国有1艘装甲巡洋舰,法俄还各有2艘和1艘老式小型巡洋舰。随着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英国对日本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不得不从限制日本的立场上步步后退。
——摘编自胡杰《英国视角下的英日一战海军合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14年8月各国在远东海军布署的特点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海军布署所带来的影响。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宋朝社会保障机构有福田院、居养院、安济坊与漏泽园等。福田又称作佛教徒的功德田。北宋福田院设在东京(今河南开封),由开封府直接派人管理,收养对象为首都一地的老幼残疾且无依无靠的贫困人口。宋徽宗多次下诏敦促各州府建立养老济贫机构,居养院、安济坊到宋徽宗时最为普及完善,遍及全国各州郡。到南宋时,发展出专业性的收养机构,如安老坊、婴儿局等。大宋律法《宋刑统》对社会保障救济作出规范,政府对执行不力的官员给予严厉惩办,并定期派“监司巡历检察”。宋朝的医疗济贫机构叫医药惠民局,北宋时创立,其中的安济坊作为专门性的扶贫机构,其职能是负责收治家庭贫困的病患者。漏泽园乃国家免费公墓,既安葬无名尸体,也允许无地无钱的贫民安葬自己的亲属于此。
——摘编自赵映椿《宋代社会保障救济制度述略》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实施社会保障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政府 | 对外政策 | 主要内容 |
杰斐逊政府(1801—1809年) | 孤立主义 | “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最大限度地保护美国在本土的一切利益,完善独立自主的外交地位。 |
麦金莱政府(1897—1901年) | 合伙主义 | 与欧洲国家合伙控制亚洲落后国家,针对中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
威尔逊政府(1913—1921年) | 国际主义 | 积极推行通过结盟和建立国际制度实现多边国际合作,提出著名的“十四点计划”。 |
杜鲁门政府(1945—1953年) | 遏制战略 | “要按美国的构想来改造世界”,遏制苏联,在全世济:范围内建立反苏、反共的广泛联盟。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的政策。 |
尼克松政府(1969—1977年) | 尼克松主义 | 全球战略收缩,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 |
——摘编自雷考长《论美外交政策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村是中国人的物质和精神家园。从古到今,乡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材料一 宋代农村经济较以前相比虽有所提高,但在广南西路、荆湖南路等广大地区,既不知积肥施肥也没有水利灌溉工程耕种灭裂(草率、粗略),种而不莳(移栽),俗名漫撒”。荆湖南路的西岸地区每欲布种时,则先伐其林木,纵火焚之,俟其成灰,即布种其间,盖史谓刀耕火种也”。在许多地区百家为村,有食者不过数家,贫破之人十常八九”。另外,宋政府财政吃紧,急于敛财,往往拿商人开刀,特别是活动在农村的中小商人,更成为其苛敛的对象。
——摘编自仝晰纲《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研究》
材料二 1933年5月,国民政府成立了“农村复兴委员会”,开始进行农业建设运动。在农村复兴委员会大力倡导下,国民政府裁废苛捐杂税5200多种,但由于财政吃紧,执行不力。面对灾荒,政府用“灾民之壮者”修路、垦殖、生产,并十分重视灾后并发症的防治,以期弥补传统救灾方式的短效和低效。1934年行政院设计《农村合作社章程》,推动农民之间的合作。这场运动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收效甚微。
——摘编自王军《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1933—1937)》
材料三 80年代中国农村的改革,是在农民的探索与地方开明领导人的支持与相互推动中开始的,粮食等农产品的爆炸式增长,坚定了决策者的信心,最终形成全国性政策。1984年,邓小平考察江苏,当地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使他受到鼓舞,从中看到了乡村振兴与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希望。他在会见外宾时曾说:“农村改革见效鼓舞了我们,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据萧冬连《从计划到市场:突破如何成为可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运动的主要措施并分析其“收效甚微”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改革成功的意义。
1961年—1975年苏联农业投入情况表
年份 | 1961—1965 | 1966—1970 | 1971—1975 |
国家及集体农庄为发展农业投入资金(10亿卢布) | 6.3 | 11.7 | 19.5 |
拖拉机(千辆) | 170 | 235 | 287 |
收割机(千辆) | 57 | 59 | 70 |
载重汽车(千辆) | 52 | 102 | 187 |
无机肥料(百万吨) | 16 | 40 | 65 |
上表数据反映的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希望改变农业落后的面貌
B. 解决重工业产品过剩问题
C. 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力度
D. 优化工业化中的资源配置
1624年,英国通过专利立法。从1630年到1809年,英国共批准了3241项专利。其中,1750年后的占2639项,尤其是1800年到1809年就有924项。由此可以推知
A. 工业革命开展促进专利立法
B. 英国已经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C. 民主政治确立推动技术进步
D. 知识产权保护适应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