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 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 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 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在你们面前受审的是个有钱人,他指望以财富来开脱罪名。可是在一切公正无私的人心中,他本身的生活和行为就足以给他定罪了,假如今天他不能受到应有的惩处,那不是因为缺乏罪证,也不是因为缺乏检察官,而是因为司法官失职。”上述材料反映了
A. 商品经济的发展影响罗马法执行
B. 自然法精神在实践中面临挑战
C. 罗马法的理念在现实中无法实施
D. 罗马法不重视证据和法律程序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下列史实和“高脑油”发放相关的是
发放时间 | 每人每月定量 | 出处 |
1954年7月开始 | 1.5斤 | 北京市档案馆票证展览中的文字介绍 |
未予说明 | 1斤 | 《北京粮食工作》 |
1957年11月17日开始 | 1.5斤 | 《中国商业四十年》 |
1957年12月1日之前 | 1斤 | 北京市档案馆藏《北京市食油供应办法》文件 |
1957年12月1日之后 | 1.5斤 |
A. “高脑油”发放始于计划经济建立后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提出
C.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全面起步的需要
D. 邓小平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万五六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A. “社会主义”
B. “文学革命”
C. “民主科学”
D. “实业救国”
1911年11月6日,吴宓的日记记载“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天津已经“光复”
B. 武昌起义已爆发
C. 清政府失去统治
D. 谣言为革命造势
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
A. 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
B. 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C. 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
D. 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