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1933年的美国电影热心于制造浪漫爱情、个人英雄、离奇冒险的神话,社会矛盾、经济危机、失业现象作为背景隐约表现。这一现象反映出
A. 电影创作再现社会生活
B. 经济危机扩展到文化领域
C. 政府力图控制民众情绪
D. 电影折射民众的心理需求
诗人歌德说:“《唐璜》是彻底的天才的作品,愤世到了不顾一切的辛辣程度,温柔到了最纤细动人的地步。”这表明《唐璜》
A. 体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B. 激烈批判了自由主义
C. 具有浓郁的反思理性社会的特点
D. 深刻影响了启蒙运动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 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 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称:“中国的书写文体,一向是上层阶级借以独享中国文化成果并维护其社会统治地位的工具之一,文体改革以及改革后可能办到的普及识字便成为中国革命的一个基本问题。”为此
A. 维新派借助传统文化宣传新思想
B. 维新派主张社会改良力图救亡图存
C. 激进派提倡新文学注重思想启蒙
D. 激进派发动文学革命批判复古思潮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
A. 李鸿章
B. 郑观应
C. 康有为
D. 陈独秀
明代以前,“富强”一词指富足而强盛,常含有贬义;l9世纪40至60年代常用来描述外国国力强大,开始获得正面意义;19世纪60至80年代,许多人主张以“富强”为中国的目标。这一变化反映了
A. 实业救国成为主流思想
B. 向西方学习已超越器物层面
C. “开眼看世界”成效显著
D. 天朝上国的观念不断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