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慕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反映了
A. 专制统治阻碍西学东渐
B. 中西方文化对立难以调和
C. 传统文化倾向保守封闭
D. 宗教政策服务于统治需要
戏曲刻本侧重故事情节再现的插图模式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十分流行,由上图下文模式逐渐发展为单而大图或双而合式(见下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 活字印刷得到广泛应用
B. 戏曲艺术发展臻于完善
C. 商业出版迎合市场需要
D. 市民文化成为社会主流
元代行省重大事务的议事程序如下:其一,长官拟定所议之事;其二,官员同堂议论;其三,长官综合所议做出裁决;其四,所有议事官员联名签字画押。这一做法
A.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控制
B. 避免了官僚之间的内斗
C. 制约了行省长官的权力
D. 提高了行省议事的效率
宋明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些做法
A. 推动中外文明融合
B. 增加理学思辨色彩
C. 扩大儒道思想影响
D. 冲击传统道德观念
下图的书法作品是苏轼《寒食帖》的局部,此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下列对其书体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行云流水,飘逸易识
B. 字体方正,规范标准
C. 随意挥洒,任情纵性
D. 笔画圆匀,庄严厚重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缥丝技术,以及铸铁术、穿井法、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的土特产也陆续传到中国。这反映出“丝绸之路”
A. 推动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
B. 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
C. 促使中国成为世界经贸中心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