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这描述的是
A. 白渠
B. 都江堰
C. 漕渠
D. 郑国渠
据《战国策》记载,秦国农业采用了“以牛田”的先进生产技术。“以牛田”是指
A. 刀耕火种
B. 使用铁器
C. 用牛耕地
D. 耧车播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下面图片展示的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如下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三反映了19世纪中期英国所处的世界经济地位如何?这种地位形成的关键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哪些工业成果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有关系?它们的的关系是怎样的?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若无产者,赴逐雇请,尽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以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中的“本”“末”分别指什么?并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
(3)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与材料三所示经济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
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A. 封建传统势力的破坏
B. 工业革命的推动
C. 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
D. 农业经济的发展
16世纪初,欧洲的马和牛被引入美洲;1555年中国出现了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18世纪初,原产自美洲的咖啡风靡欧洲。据此可知
A. 美洲在世界物种交换中居主导作用
B. 新航路开辟催生出欧洲新的生产方式
C. 世界交往的理性化促进了文明进步
D. 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