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李鼎在《李长卿集》中描述:“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这主要反映了明代
A. 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 货币经济占据主导
C. 国内物资交流频繁
D. 形成区域商人群体
西汉时期的大司农桑弘羊为盐铁官营辩护时说,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聚众或至千余人”,易“成奸伪之业”,给国家带来祸患。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大一统是盐铁官营的政治前提
B. 增加收入是盐铁官营的重要目的
C. 经济控制基于政治安定的考量
D. 打击豪强是历代王朝的政治诉求
历史学家周宝珠说:“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
A. 街市 B. 瓦肆
C. 夜市 D. 草市
元代为了便于强制征调工匠服役,将工入专门的“匠藉”,称为匠户。明代与元代的不同在于匠户不须永远在官府服役,可以轮班进行服役,不服役期间离开作坊,甚至可以纳银折抵服役。这种变化
A. 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B. 巩固了小农经济主体地位
C.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
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 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 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 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 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衣冠南渡”语出刘知几《史通》,原指西晋末天下乱,中原少数士族为避战乱相继南进。南京出土的唐琅邪王氏墓志载:“周武王少子唐叔虞封于唐,有晋水,命曰晋侯,因官锡氏。汉司徒昭公随晋东迁,居于建业,分枝弈叶,是为金陵人矣。”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两个历史材料都证实了唐代金陵经济的繁荣局面
B. 琅邪王氏墓志证实了“衣冠南渡”是客观存在的历史
C. 《史通》和琅邪王氏墓志都详细记载了多个家族的历史
D. “衣冠南渡”是刘知几对历史片面观察得出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