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月1日,美国占领当局敦促昭和天皇发表《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在现世的神圣地位;1947年5月3日,由美国主导的《日本国宪法》正式生效施行,规定天皇仅作为日本国民的精神象征存在,并明确表示主权在民。上述举措( )
A. 结束了日本议会君主立宪制
B. 为审判战犯奠定了法律基础
C. 根除了日本的军国主义残余
D. 体现了政教分离的宪政原则
1969年,联邦德国开始实行“缓和、谅解与合作”的“新东方政策”。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革命”采取务实、强硬、灵活的外交政策,通过美国来影响世界,与西欧既联合又斗争。2009年,美国推出外交“新规”,否定前总统布什所谓“不支持我们就是反对我们”的外交政策。上述现象体现出
A. 冷战的阴影卷土重来
B. 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 西方贸易保护主义失败
美国近年来披露的档案证实:“在朝鲜战场上,苏联没有出动一兵一卒,但美国对朝鲜战争政策的制定却一直受苏联的牵制和制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其最终放弃动用核武器,并把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全境的企图。”这反映出
A. “冷战”中伴有“热战”
B. 社会主义阵营的优势非常明显
C. 两极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D. 苏联曾对美国构成实质性威胁
《二战后美苏(俄)核武器数量估计》。据此可知
A. 核武器的出现加剧了对抗
B. 美苏(俄)核武器水平存在差距
C. 核恐怖平衡维系世界和平
D. 美苏(俄)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
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的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4%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二战后东欧经济的普遍衰退
B. 西欧各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国际关系变动影响经济联系
D. 意识形态的对立制约全球化进程
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的增加联邦教育投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险、大规模减税等立法方案均被国会否决,但他提出的加快太空开发的方案获得国会的支持。这说明当时美国
A. 顺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
B. 政府压缩“福利国家”开支
C. 分权制衡原则受到冲击
D. 政府决策受到冷战思维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