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570多万考生报考,录取率为5%,以后录取总体增加,到2016年考,940万考生报考,录取率超过82%。这反映出
A. 教育领域拨乱反正不断取得新进展
B. “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取得新成就
C. 髙考制度改革适应了国家战略需要
D.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提升了国民素养
1956年,“双百方针”一提出,中国作协连续召开会议,讨论和研究如何贯彻这一方针,并根据这一方针的精神总结以往的工作,尖锐批判文艺创作中的教条主义倾向。表明双百方针
A. 引发了文艺领域混乱
B. 得到了文艺界的响应
C. 推动了文艺科技发展
D. 在贯彻中遭到了挫折
1945年1月,在《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一文中,毛泽东提出:“我们不能学国民党那样,自己不动手专靠外国人,连棉布这样的日用品也要依赖外国。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这说明毛泽东
A. 希望与西方国家实现经济互补
B. 主张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生产
C. 认识到持久抗战对经济的压力
D. 极力维护国共合作以共同抗日
下表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部分代表人物及其贡献(部分)。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
代表人物 | 贡献(部分) |
陈独秀 | 创办《新青年》以爱国主义激情,启示青年必须树立变革现实的思想,以顺应历史的发展。 |
李大钊 | 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
胡适 | 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两千多年的文言文。 |
鲁迅 | 1918年初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狂人日记》是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
蔡元培 | 通过改革,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培养造就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青年。 |
钱玄同 | 大力宣扬文学革命的观点;在当时反封建反孔教的思潮中,处处以“疑古”的批判精神,对守旧的势力作出不妥协的攻击。 |
刘半农 | 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 |
A. 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
B. 客观认识了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
C. 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
D. 有利于营造爱国进步的社会氛围
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 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B. 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C. 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D. 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是“愚民”“群盲”。这说明
A. 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 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 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 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