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在《小学》中指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法。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他主张
A. 因材施教
B. 有教无类
C. 存天理、灭人欲
D. 循序渐进求理
《复性书》是唐代李翱关于人性学说的文章,他认为“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由此可见,他认为
A. 人人皆善
B. 百姓皆恶
C. 人性本恶
D. 性善习远
《论佛骨表》中记载,韩愈曾针对佛教的兴盛上表宪宗说,佛教的流行使“乱亡相继,运柞不长”,并在指出“夫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果断提出“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世之祸”。据此可知,韩愈主张
A. 推行依法治国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实行禁佛崇儒
D. 实行融佛尊儒
《日知录·两汉风俗》记载“汉自孝武(汉武帝)表彰六经之后,师儒虽盛,而大义未明,故王莽居摄,颂德献符者遍于天下。(东汉)光武有鉴于此,故尊崇节义,敦厉名实,所举用者,莫非经明行修之人,而风俗为之一变。”材料强调的是
A. 汉武帝的尊儒崇经
B. 东汉察举注重门第
C. 王莽篡政有悖大义
D. 厉行名实移风易俗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诸子百家既相互排斥,又互相融摄,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韩非子认为“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随自然,则臧获有余”。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中蕴含的道家学说是
A. 齐物观
B. 小国寡民
C. 道法自然
D. 无为而治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都难以避免感情用事,而感情又常常变动,只有依照法律办事,借助规范形式,才能使民众行为更具有确定性。韩非子认为“人……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对他们的法治思想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都认为法律就是用来惩罚人民的
B. 都是建立在对人性分析的基础上
C. 都是对当时社会存在的反应
D. 都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