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12月底,毛泽东在陕北召集的会议上做出这样的判断:“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二十年来没有解决的力量对比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这说明
A. 人民解放军基本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B. 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基本被消灭
C. 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已经被粉碎
D. 解放军将发动战略决战挺进中原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 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 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 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 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毛泽东对此评价说:“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其中,“开天辟地”主要是指
A. 第一次在中国大地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口号
B.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 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
D. 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通信、信教等自由;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和被选举等项权利”。这些规定
A. 使人民真正获得了自由民主
B. 实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
D. 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最主要的依据是
A. 资产阶级不敢依靠和发动群众
B. 资产阶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
C.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D. 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质的改变
清朝谈判大臣对鸦片战争后某一条款的订立颇为得意,认为把清政府最担心的麻烦—诉讼推给外人处置,有使中英之间的商务矛盾不至于上升为两国间武力冲突的好处该条款涉及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领事裁判权
C. 巡查贸易权
D. 关税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