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蜀锦闻名晚于齐鲁,东汉末年才驰名天下。不过,据西汉文学家杨雄《蜀都赋》描述:“尔乃其人,自造奇锦……发文扬彩,转代无穷。”由此可知
A. 历史事实需要文学作品验证
B.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历史信息
C. 蜀锦起源时间已有定论
D. 埋首文籍为学术研究正途
《旧唐书•穆宗纪》载:“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朕欲加恩,制官放下'。制命始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体现专制皇权的独断性
B. 皇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 门下省握有人事决定权
D. 体现了唐代决策的民主性
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A. 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 儒学家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 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嬗变
D. 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
材料:国权与民权是梁启超宪政思想中的二元维度,这表现在责任内阁思想中则是平衡立法权与行政权,调和内阁与国会、中央与地方。在清末宪政改革中,梁启超积极响应,主张责任内阁与国会同时成立,在限制一部分君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内阁与国会的作用,使二者互相联絡,保持平衡,虽趋向中央集权,但他环顾国内没有合格的政治家,主张暂且保留督抚,以保地方不受中央侵害。民国初年,梁启超更克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政党内阁思想,在内阁与国会的机构设置、程序运作上都精心设计,以调和行政权与立法权,力求达到阔会合一,但内心仍抱有强有力政府的终极目标,所以他的内阁思想中更强调行政权的运行无碍,反对国会对内阁的过多限制。其后,随着他对军网政权的失望,转而呼直接民权,主张职业选举法和国民动议制宪。
——摘自李凤风,《国权与民权:辛亥前后梁启超責任内阁思想中的二元维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宪政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梁启超的宪政思想。
材料:战时美英苏三国的合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共处积累了经验,将人类空前地动员起来,拼弃战前社会制度水火不容的观念和政策,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信仰、不同种族的国家和人民,实现了空前的国际大联合,共同完成了打败法西斯任务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国际社会的相互依存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孕育、萌生了国际社会文明互动的曙光,它从多方面推动了国际社会的民主历程在战后的全面启动,主要表现为:民主、平等精神在战后的普及;民族国家主权体系的扩展;国际制度的发展;强权政治的式徹和和平民主力量的崛起;多元国际社会的初步形成等。这些趋势的出现和现固,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以来国际社会的政治生态与国际行为准则。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现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启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关系民主化在二战中的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历史意义。
材料:为了通过法律对国家实施有效管理,唐太宗李世民主持制定了《贞观律》,明确了赏罚制度,在此基础上经过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完善形成了《唐律疏议》,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唐律,后来经不断修订完善在整个唐朝都得以实施。他多次强调:“官吏违沄犯罪,不能有所姑息,而应一断于律,如果违法就应坚决给予制栽。”他的叔叔李道宗曾有贪污行为,被按律削爵,贬为庶民。因此,唐律虽不严苛,但较为严密,依然对官员有很强的威慑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发生。他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根本的东西,国家以百姓为本,百姓则以衣食为根本,而生产衣食又以不丧失农时为根本。”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摘编自马国福《李世民:创制完备法律体系》
(1)根据材料,概括唐太宗法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唐太宗的法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