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人口增长迅速,人地矛盾失调,政府以诏谕的形式发布了一系列文告,要求各地普遍施行社会救济。在江南等地先后出现了同善会、广仁会、同仁会或善堂等民间慈善团体,参与阶层包括地方乡绅、工商业者、普通百姓等各层次人群。其中以各地的同善会最具代表性,其经费主要依赖会员捐献,同时兼以地租收入来维持运营。同善会定期举行演讲,教导众人从善、安分守己,其救济对象包括生活无着的孝子、节妇和未被养济院收容而不愿意以乞讨为生的贫老病者。与各类善堂遥相呼应,各类注重宗族间救济的义庄、注重同业同乡救济的会馆也非常兴盛。
——摘编自王卫平《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
材料二 十九世纪,英国贫困与贫富差距增大现象日益加剧。1834年,新《济贫法》颁布后,政府从救济穷人转变为惩治穷人。同时,许多新教教派也把慈善作为个人灵魂得救的重要手段……私人慈善迅速发展起来,慈善学校、医院、诊所、精神病院、孤儿院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这一时期,民间慈善救济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医疗、教育、住房、贫困等方面,并非直接给贫困者生活资料。尽管英国普通民众在当时可以获得各种类型的慈善资源,但是,他们更注重群体之间的自助与互助,如英国工人阶级组织的友谊会,就是为筹集互助的款项而建立的一个自助组织。
——摘编自郭家宏《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活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和兴盛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事业兴盛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和19世纪英国民间慈善事业的相同之处。
1950年至1964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100.5.600和4.900,而同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3.5%。这一现象表明
A. 二战后美国经济“黄金时代”终结
B. 西欧一体化推动相关国家经济繁荣
C. 美国丧失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主导权
D. 美、日、欧经济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1935年,美国市政同盟的领导人之一莫里·西曾古德撰文称,新政的救济政策是对地方自治的巨大冲击,是高效节俭政府的绊脚石,他建议“城市应当制订自救方案,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危机”。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 受到精英阶层的普遍反对
B. 致使联邦政府权力有所膨胀
C. 改变了联邦制的政治结构
D. 救济政策并未取得实际效果
下表反映了1765年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棉纺织工人的日平均工资(单位:据此可知当时
A. 印度棉纺织业领先世界
B. 意大利依然是商路和棉纺织中心
C. 英国技术革新愿望迫切
D. 工厂制提升了英国工人工资水平
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悲剧家欧里庇得斯认为,命运就在人自己身上,人同命运的矛盾实质上就是人自身内在的斗争。据此可知古希腊
A. 人们认为可以掌控自身命运
B. 命运观中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C. 摆脱了宗教神学对人的控制
D. 否定了人的个性与自由意识
下图为创作于1952年9月的一幅漫画《鸟儿与草人》。该漫画反映了
A. 农村生产关系正发生重大变革
B. 农业合作化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C. 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
D. 国民经济彻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