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选举志》载:“中兴以来,建太学于行都,行贡举于诸郡,然奔竟之风胜,而忠信之俗微。亦惟荣辱深沉,不由学校,德行道艺,取决糊名,工雕篆之文,无进修之志,视痒序(学校)如传舍(旅店),目师路如路人。”材料中作者
A. 肯定政府大兴文教培养治世人才
B. 鼓励创办私人学校
C. 批评官学偏离立德育人的办学宗旨
D. 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司马光撰写的《居家杂仪》中有“凡为子为妇者,毋得蓄私财。俸禄及田宅所入,尽归之父母舅姑。当用则请而用之,不敢私假,不敢私与”。对材料主旨解读正确的是
A. 限制父母分配权利
B. 缓解家庭内部矛盾
C. 剥夺子女经济权益
D. 强化纲常伦理观念
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名。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
A.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 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
C. 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D. 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鼓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A. 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 手工业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 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D. 华夷观念推动民族间文化交流
中外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梅文鼎(1633-1721),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传统历算学的整理和阐释,同时也对西洋科学加以研究和介绍。所著天文、历法、数学方面的书籍,共达86种。他写的《古今历法通考》,是我国第一部历学史。他的数学巨著《中西数学通》,几乎总括了当时世界上的全部数学知识,达到了我国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他在该书的《方程论》部分,阐明了我国古代方程的独创性,指出这种算法是西洋所没有的;他在《勾股测算》《九数存古》等部分,也都发展了我国古代算法的成就;此外,在《堑堵测量》《几何补偏》部分,介绍了西洋的球面三角学,并对西洋立体几何做了论述和发展;而在《筹算》《度算》《比例数解》等部分中,介绍了西洋的对数和伽利略的比例规。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梅文鼎科学成就取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梅文鼎科学成就的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苏联对东欧的政策可以概括成为“安全带政策”,这种政策1943—1953年的斯大林执政时期是苏联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它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当时特殊的战争环境下形成的,同时又与传统的沙皇俄罗斯扩张主义又是一脉相承的。二战后苏联在东欧建立缓冲地带,经历了这样的过程:首先,苏联帮助解放其领土并驻军在东欧;其次,帮助建立联合政府;第三,使东欧各国的政治发展符合苏联的战略需要。为此,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从情报局开除;1944—1945年间苏联把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歹马尼亚的部分领土划入了苏联的领土。总之,这一政策对当时和以后的苏联历史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
——摘编自毕元辉《论1943年——1953年苏联对东欧的安全带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安全带政策”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评价苏联的“安全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