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4年8月,清廷决定,将丁韪良翻译、总理衙门四名官员校改和润色的美国外交家惠...

1864年8月,清廷决定,将丁韪良翻译、总理衙门四名官员校改和润色的美国外交家惠顿所著的《万国公法》四卷刊刻付印,先印制300部,供总理衙门及各通商口岸对外交涉时参考。清政府此举目的是

A. 加入欧美主导的国际体系

B. 废弃陈旧的宗藩体制

C. 全面了解西方的法律体系

D. 应对列强对华新挑战

 

D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将《万国公法》四卷刊刻付印,先印制300部,供总理衙门及各通商口岸对外交涉时参考“说明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具备运用国际法律维护自身外交利益,以抵制西方以条约体系侵略中国主权,故D项正确。清政府此时的外交目的并不是加入欧美主导的国际体系,A错误;废弃陈旧的宗藩体制不符合材料的主旨,B错误;材料只提及外交法律,故全面表述有误,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为唐宋岁入钱币与实物数量统计趋势图。据图可知,8-11世纪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向是

 

A. 货币经济长足进步

B. 经济重心南北均衡

C.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自然经济有所发展

 

查看答案

西周、秦、西汉、隋唐等古代王朝都定都关中,五代中有四朝定都开封。北宋初年,赵匡胤想从开封迁都洛阳,进而迁往长安。“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面去冗兵,循周、汉故事,安天下也。”但因群臣反对而未果。最主要的原因是

A. 开封有更为险峻的地形优势

B. 关中的生态恶化导致收入锐减

C. 经济形势的变化阻碍了西迁

D. 周、汉已成历史,其经验不可靠

 

查看答案

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记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A. 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B. 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C. 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必究

D. 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查看答案

《孟子·告子上》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道德经》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两者都看到了事物的反面

B. 两者都强调自然事物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C. 两者都认为人性本善

D. 两者都采用类比法,缺少严格的逻辑推理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对“西学”的价值,纪昀指出:西洋科技是一种“精密有据之术”,“其制器之巧,实为甲于古今”,皆以“实证”为依据,“测验增修,愈推愈密”,故其“实有益于民生日用”。纪昀服膺西洋学术,却又对传教士播扬西洋学术的隐秘心态有睿智洞察:“欲借测之有验以证天主堂之不诬”。他指斥耶稣会士的说教是“夸诈迁怪,亦为异端之尤”,认为西法的文化“原典”便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后来纪昀对西学政策作了权威性的结论:“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这是十八世纪的中国为弥合中西文化巨大反差而提出的一个调解性方案,也是封建主义中国在西方冲击波即将到来前夕作出的维护自我生存的最初的反应。

——摘编于周极明《纪昀评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纪昀有关西学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纪昀“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观点的进步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