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历史教科书大多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民国成立后...

清末历史教科书大多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民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开始关注它对中国的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前后一批史学专著则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与这些史著不同的是,历史教科书一而认为它是列强侵略中国之始,一面仍然采用明清之际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据此可知,民国时期

A. 民族危机的加剧导致教科书编写激进    B. 历史教科书侧重宣传五族共和理念

C. 历史教科书重视近代国家观念的塑造    D. 教科书编写与学术研究成果保持同步

 

C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题干信息没有体现“教科书编写激进”,A项排除;“五族共和”是中华民国成立后,题干侧重的是如何认识鸦片战争,B项排除;“历史教科书”从清末“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到“民国成立后,……开始关注它对中国的影响”再到“20世纪30年代……一面认为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之始,一面仍然采用明清之际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说法”体现了历史教科书对近代国家概念塑造的重视,C项正确;题干不能反映当时“学术研究成果”的情况,更不能判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否与之“保持同步”,D项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发解试”(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初级考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反映的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平江府(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4: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5: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开接年间

18000

54

333:1

 

 

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

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A. 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

B. 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

C.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

D. 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查看答案

美国者认为,美国大学百年来的方法体现着典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编写)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长远以及从城市化本质来看,导致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后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种子”已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时滞”的缘故,在“一五”时期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

——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摘自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个主要趋势。

——《参考消息》(2000年7月25日)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

——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  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1998年撰文说“俄在21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21%,欧盟占21%,日本占8%,中国占7%,俄只占1.7%。

——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千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其他多数大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

(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