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必须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以引导广大青年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这一重要论述,主要体现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是

A. 青年学生要始终发挥时代的先锋模范作用

B.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C. 不断发扬学习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思想解放意识

D. 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贏得广泛群众基础的发展理念

 

B 【解析】 根据材料“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可知体现的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选项符合题意。青年学生要始终发挥时代的先锋模范作用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与思想解放无关,C选项排除。与工人阶级相结合的贏得广泛群众基础的发展理念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与时俱进的五四精神,D选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末历史教科书大多认为鸦片战争是清初以来中国诸多对外交涉事件中的一种。民国成立后,历史教科书开始关注它对中国的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前后一批史学专著则认为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但与这些史著不同的是,历史教科书一而认为它是列强侵略中国之始,一面仍然采用明清之际是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说法。据此可知,民国时期

A. 民族危机的加剧导致教科书编写激进    B. 历史教科书侧重宣传五族共和理念

C. 历史教科书重视近代国家观念的塑造    D. 教科书编写与学术研究成果保持同步

 

查看答案

宋代读书人只有参加“发解试”(宋代科举考试中的初级考试)合格,才有机会参加省试,而考试的名额是基本固定的,并根据各地区情况进行分配。下表反映的是宋代部分地区“发解试”合格者占赴试者(终场者)的比例,这反映出宋代

 

地区

时间

赴试人数

分配名额

录取比例

平江府(苏州)

庆历中

200

4

50:1

绍兴二十六年

2000

13

154:1

福州

绍兴二十六年

3400

62

55:1

淳熙十年

15000

62

242:1

开接年间

18000

54

333:1

 

 

A. 南方成为经济重心和文化中心

B. 政府意在优化官僚体系的结构

C. 科举考试失去笼络士人的作用

D. 教育发展难以满足人口增长需要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著名农书《齐民要术》《氾胜之书》都把农业生产看成稼、天、地、人诸因素的有机结合。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

A. 在理论上能不断与时俱进

B. 形成精耕细作的基本特点

C. 体现了普遍联系的哲学观

D. 对自然环境提出较高要求

 

查看答案

美国者认为,美国大学百年来的方法体现着典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城市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编写)

材料二1949—1957年中国城市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从长远以及从城市化本质来看,导致中国城市化同工业化脱轨并滞后于工业化,以及后来城乡二元结构的“种子”已于这一时期开始出现,只不过由于“时滞”的缘故,在“一五”时期尚未充分显示出来。实际上,在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积累方式等左右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经济框架已经形成,后来中国城市化制度安排、政策选择和城市化发展,都是这一框架的补充和延伸。

——付春《新中国建立初期城市化分析》

材料三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新型城镇化是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消除中国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

——摘自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四大重要战略意义》

完成下列任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其原因与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认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