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从北京撤走,使奕訢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

1860年11月,英法联军从北京撤走,使奕訢大喜过望,在奏折中说:“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劝咸丰帝“尽可放心”回銮。1861年1月20日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衙门,专门处理涉及外夷事务。材料主要反映了

A. 清政府未认清英法侵略的本质

B. 密切了清政府与外国关系

C. 推动近代中国外交现代化

D. 传统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D 【解析】 通过材料,总理衙门的成立,专门处理外夷事务,实际上说明中国统治者仍然固守传统华夷观念,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外交观念,故D正确;在材料中,我们无法看出清政府是否认清英法侵略的本质,排除A;密切清政府与外国关系的说法错误,排除B;推动中国外交现代化的说法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 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 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 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

D. 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新统一的王朝通常会编写前朝的历史,既是对前朝的“盖棺论定”。也表明对前朝正统的继承。元朝在修前朝历史时,为确定奉哪个朝代(金、辽、宋)为正朔,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元朝统治者将金、辽、宋均奉为正朔。据此推断,该举措

A. 消除了意识形态对政治的影响

B. 有利于推动元朝的政教合一

C. 打破了传统的中原中心观念

D. 激化了帝国内部的民族矛盾

 

查看答案

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A. 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 “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 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

D. 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查看答案

据《尚书》记载,西周的刑罚制度已很完备,墨、劓、剕、宫、大辟五刑的惩罚极其残酷;而《周礼》中明确贵族犯法一般能通过缴纳罚金免刑。由此可知当时

A. 礼乐制度并不完备

B. 宗族治理建立起来

C. 出现礼法并用思想

D. 社会等级色彩明显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利玛窦(1552—1610,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士),1583年来到广东,1601年到北京并长期定居,直至逝世。他穿儒服,钻研儒家典籍,交好王公贵族、朝廷官员,和李贽、徐光启是好友。在礼仪制度上他认为祭祖是中国人维系孝道的习俗,敬孔是“为了感谢孔子传下来的崇高学说”,与基督教并不冲突。这减少了“西学东渐”的障碍。

他留下中文著作二十多种。他还“以科学传教”,留下《山海舆地全图》,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等,对于缺乏公理化、系统化、符号化等科学体系的中国士大夫来说确实具有解放的意义。徐光启、李之藻等人既信教,又传扬西方科学和文化思想。

明末,以利玛窦为核心的来华传教士,带来了广泛的西学知识,也把中国的儒学、科技等介绍回欧洲,受到了启蒙思想家们的赞誉和推崇,甚至以儒学反对神权和专制。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能长期在中国停留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利玛窦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