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法西斯各国应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合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合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张海峭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作用。

 

 

(1)努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召集特别会议,倡导太平洋反侵略各国成立正式联盟;提议反法西斯国家一致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并正式对日宣战;建议美国领导订立联盟作战计划;参与签署对轴心国共同行动宣言。 (2)作用:改变了此前中国孤立抗战的困境;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逐渐走向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2年1月1日,反法西斯侵略之26国,由中、英、美、苏四国领衔,签署联合国家对轴心国共同行动的宣言”等概括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召集特别会议,倡导太平洋反侵略各国成立正式联盟;提议反法西斯国家一致对法西斯国家作战,并正式对日宣战;建议美国领导订立联盟作战计划;参与签署对轴心国共同行动宣言。 (2)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改变中国孤立抗战处境、增强抗战必胜信心、促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开始得世界大国地位等方面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法国素有“天主教会的长女”之称。第二帝国时期,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和教育被控制在教会手中。第三共和国初期,教权主义者活动猖狂,在讲坛上愤怒斥责共和国的主教比比皆是。1879-1899年,法国温和共和派掌权。1879年起,身为温和派的教育部部长费里开始对教育实行世俗化改革。首先他提出了两项草案,消除了神职人员在大学的影响力。紧接着,他又起草了一个教育改革法案,明令禁止未获授权的宗教团体办教育。1880年,费里受命组阁,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岁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费里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建立起一批新型的公立女子中学,消除了少女是在“教会的双膝上”成长的状况。费里并不力求彻底改变教育面貌,他多次阐明改革的防御性质:问题在于保护共和国免遭教会破坏,而不是侵犯宗教原则。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费里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教育改革为例,简析费里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公元前1世纪

恺撒曾穿戴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罗马引起了巨大轰动。

4世纪

“赛里斯国疆域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品繁而量众。”“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

13—14世纪

大汗统治下的繁荣富有的大帝国,不仅是财富与王权的象征,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世俗精神和政治欲望的一种隐喻性投射。

15—17世纪

传教士们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的起点,为其后在欧洲持续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的、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

18世纪—18世纪中叶

1687年,柏应理、殷铎泽等四位神父编译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书在巴黎出版。此书一出便风靡一时,因为它第一次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向西方展现了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

18世纪中后期

中国在精神上是愚昧的、道德上是堕落的、政治上是专制的、历史是停滞的,此时的中国形象,完成演变成了为了映衬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需要而生的对照物。

 

 

——摘编自《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

从上面的表格中提取相关信息,并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周礼》等典籍记载,先秦时期王城中的市场为“三时之市”,朝市以商贾之间的货物批发交易为主,大市以前往购物的主要为城市的普通消费者,夕市以参加交易的“贩夫贩妇”为主,他们在王城购买商品,向城外的小集市贩运,是为城市市场向农村市场的辐射。这一时期,凡是商品交易,都要由叫做质人的官员为买卖双方立书契券约,以避免纠纷。汉代市官除了过去已有的基本职能外,还负责对市场中营业的商人进行登记,并定期检查度量衡。唐代,市场上出售的器物以及绢布之类,如果粗制滥造,偷工减料,销售者杖六十。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开封城市商人开始建立自己的组织,这就是行会。行会制定行规,承担政府对城市商业管理的部分职能,而政府也由过去全面的直接管理逐渐变为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城市商业的间接管理。

——摘编自林成西《中国古代城市的商业管理》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英国仍为农业国家,粮食作为最重要的生活资料,自然成为英国商人们囤积的首选商品。为限制和打击商人的这种行为,英国颁布了爱德华六世第5及6年法令第14章规定:“禁止囤积居奇、抢先批购商和居中转售商之法令”。据记载,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时常出现“农业歉收粮食供不应求粮价上涨”这种恶性循环,1527年,“命令调查委员会成立调查粮食囤积”。为了有效管理商业市场,英国各郡郡守及治安法官将每郡分为若干区域,由各区的要人分别组成陪审团,协调市镇面包商、酿啤酒商及私人购买者所需粮食问题。这种措施有利于维护传统工商业者的道德,在客观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对当时乃至后世的英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柴彬《英国近代早期的商业投机及其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先秦至北宋城市商业管理方面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早期英国治理商业的原因,并说明其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及近代早期英国对商业及商人的管理所产生的共同影响。

 

 

查看答案

下图是名为《老大的位置众人抢》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

B. 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萎缩

C. 西欧一体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D. 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期间,负责劳动与交换委员会的弗兰克尔在给马克思的信中写道,“如果我们能对社会关系进行根本的改造,三月十八日就会成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有成效的变革。”这反映出

 

 

A. 公社曾试图尝试变革巴黎社会

B. 无产阶级专政亟需打破旧制度

C. 巴黎公社社会的改造迫在眉睫

D. 巴黎公社寻求马克思主义指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