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20世纪90年代土地细碎化对农民收入的正面作用大于负面作用。如果为了达到粮食生产的规模经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目的而片面地强调整合土地,降低细碎化水平,结果往往是违背了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 家庭经营模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B. 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规模经营
C. 土地私有化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D. 推行土地整合违背了经济规律
某学习小组以某一城市近现代的发展为研究课题来见证中国的复兴历程,下面是其收集的相关材料,据此可判断这座城市是
①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较早地聚集了近代中国各种类型的企业
③20世纪90年代成为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标志
A. 上海
B. 广州
C. 南京
D. 厦门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等人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原理。该原理强调,个人或利益集团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为确立能导致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制度安排而自发组织实施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但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有强制性制度变迁作为补充。该原理较为适合解释我国
A.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 农村人民公社体制的推广
C. 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置
D.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兴起
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 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D.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雇佣制、按时计工制,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国民政府采纳了共产党人的建议
B. 说明中国开始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C. 目的是为赢得抗战胜利积聚力量
D.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