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9年的8年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13000多万元,速度和规模都是空前的,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这一现象出现的外因是
A. 晚清政府的推动
B. 民国政府的鼓励
C. 世界性经济危机
D. 列强侵略的弱化
1942年5月前后,日商企图强行收买上海申新一厂和八厂产权,荣德生严词拒绝。他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据此,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民族企业要发展,必须完成反帝任务
B. 拒绝日本收购,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性
C. 上海民族企业受到日本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双重挤压
D. 不把产业卖给外国人,体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
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主要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先进
B.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掠夺
D.政府保护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当时修建铁路受到顽固人士的反对
B. 近代中国铁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C. 此人认为在当时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 此人认为修筑铁路破坏风水,是不适宜的
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突出反映了
A. 新式交通工具改善了人们的出行状况
B. 新式交通工具冲击了传统的伦理观念
C. 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 新式交通工具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
1898年,清政府设立了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1903年又设立了商部,1906年又改商部为农工商部,并设立邮传部主管铁路和电报事宜。这些举措
A. 客观上有利于国内实业发展
B.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目的
C. 有力支持了其政治上的探索
D. 意味着国内经济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