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法律允许特定的亲属有罪时相互包庇而不受惩罚或减轻刑罚,即“亲亲得相首匿”。儒家把父为子隐叫做“仁”,子为父隐称作“孝”,主张以“仁孝治天下”。据此可知汉代
A. 封建“礼”“法”的统一
B. 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C. 儒家道德伦理等同于法律
D. 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巨大,行业齐全,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说明当时的田庄
A.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B.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C. 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D. 可能影响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 社会舆论影响官吏升黜
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 儒家思想决定政府决策
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董仲舒指出:“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君权神授”基础上的民本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反映汉武帝时期民本思想进入主流意识形态,奠定了君主集权制度的基石。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汉武帝时,盐铁大商东郭咸阳、孔仅和洛阳商贾之子桑弘羊等,在盐铁专卖期间逐渐步入官场,东郭咸阳、孔仅被任命为大农丞,领盐铁事;桑弘羊为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这表明当时
A. 引入专门人才管理国家的经济部门
B. 抑商政策时断时续
C. 取消商人一入市籍不得为官的规定
D. 国家垄断经济命脉
有史家描述:西汉时“经商为富的,虽富而不荣;耕读传家的,虽贫而尊。一旦显扬,远为富人所不及……因此商人只要家境粗给,便急于改业,让他们的儿子离市场,进学校。”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传统重农抑商政策
B. 商人谋求政治地位
C. 农民地位比商人高
D. 儒学独尊地位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