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

唐开元四年(716年),汴州发生了蝗灾,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姚崇乃牒报(行文通报)若水,强令其采取灭蝗措施。据唐朝三省体制判断,这说明了当时

A. 中书省越权行政

B. 三省六部体制瓦解

C. 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D. 藩镇割据抗拒中央

 

A 【解析】 根据材料“中书令姚崇领导灭蝗工作,汴州地方长官倪若水拒不执行命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书省负责决策,尚书省负责执行,所以中书令姚崇无权令地方长官执行命令,这是越权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姚崇的越权行为,并没有体现三省六制的瓦解,没有体现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没有体现藩镇割据,故BC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旧唐书》载:“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新唐书》载:藩镇拥,独霸一方,“喜则连横而叛上,怒则以力而相并”。上述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藩镇

A. 控制了辖区内赋税

B. 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C. 威胁了中央的政权

D. 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查看答案

欧阳修《新唐书》记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材料说明了

A. 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

B. 尚书令的职位曾经空缺

C. 尚书省宰相权力增强

D. 仆射位居三省长官之首

 

查看答案

汉代法律允许特定的亲属有罪时相互包庇而不受惩罚或减轻刑罚,即“亲亲得相首匿”。儒家把父为子隐叫做“仁”,子为父隐称作“孝”,主张以“仁孝治天下”。据此可知汉代

A. 封建“礼”“法”的统一

B. 儒家经典成为法律基本原则

C. 儒家道德伦理等同于法律

D. 普遍存在司法权力滥用现象

 

查看答案

东汉前期,豪强地主田庄的规模巨大,行业齐全,劳动者多为投身于田庄寻求庇护的农民,还有不少是庄主的同姓同宗,他们与庄主形成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这说明当时的田庄

A. 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B. 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C. 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形式

D. 可能影响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

 

查看答案

东汉光武帝设立“举谣言”制,将民谣纳入行政监督体系,以反映地方官吏为政善恶的歌谣来决定官吏的升黜,东汉出现了一系列因“谣言”而黜陟的官吏。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A. 社会舆论影响官吏升黜

B. 监察体系臻于完备

C. 儒家思想决定政府决策

D. 选官标准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