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青年》与《东方杂志》的论争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远在中国之上”;杜亚泉则认为,中国文化虽不完美,但基本精神没有错,若能补以西方文化优点,便可成为救济中国乃至全世界的真理。据此可知,两者论争中的共同点是
A. 认为中国文化出现认同危机
B. 对西方文明有比较全面的了解
C. 重新定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 主张调和中西文化面临的冲突
1872年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说道: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A. 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B. 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 反映了他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
D. 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明清时期出现“典卖现在之产,稀图未然之益,合什伯小分为一大股”的典卖地产投资工商业的现象。而山东人刘滋世卖田20余亩还债,以所余10两白银经商,结果起家致富,20年后,“田连阡陌,家累数万金”。材料说明
A. 商人购田阻碍扩大再生产
B. 土地经营市场化现象开始出现
C. 出现地权与资本相互转化
D. 政府已逐渐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A.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 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 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 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 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 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 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在甲骨文中,“德”字左边是表示路口或行动的符号,下边是一只眼睛,眼睛上有条垂直线,意为行动要正,目不斜视。下图西周铭文的“德”字多了一个心字底,古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易经》中“君子进德修业”的“德”指道德、品行。德字的嬗变可用于研究
A. 绘画艺术的起源
B. 官府垄断教育的状况
C. 儒家思想的渊源
D. 秦朝统一文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