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同治初年,曾国藩上奏称:淮南盐课甲于天下,自太平天国起事以来,长江道路不通,两淮票运亦坏。两江总督怡良曾实施就场抽税,但收税极少,现在每年所征课银,较全盛时尚不及10%。现在江路肃清,运道畅行无阻,所有两湖、江西各岸自应设法运盐济售,力图整理。然整顿的困难有二:一是邻盐侵灌太久,江西口岸则食浙私、粤私及闽私;湖北口岸则食川私及潞私,引地被占将近十年。二是沿途厘卡太多。淮盐出江,抵达湖北、江西口岸前,层层设卡,处处报税。……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淮南盐务取得了一定成绩。淮南同治三年上半年共收课厘银506320余两,又收盐厘钱115400余串。而且以往商人完课之外,并不完厘;现在则是厘重于课。在盐商负担日重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尤其可贵。曾国藩颇为自得地宣称:“江西销路渐次开通,湖南新盐售销亦颇畅旺。”通过行政权力,强行规定销售价格,从而确保税收,这一做法虽深得朝廷赏识,但无疑显示出曾国藩之对于市场经济调节力量的深刻怀疑。
——摘编自倪玉平《曾国藩与两淮盐政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曾国藩淮南盐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曾国藩的淮南盐政改革作简要评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列出的是1776~1871年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史实。
年代 | 事件 | 年代 | 事件 |
1776 | 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 | 1851 | 伦敦举办世界博览会 |
1785 | 瓦特改良蒸汽机 | 1851—1864 | 太平天国运动 |
1789—1794 | 法国大革命 | 1857—1859 | 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
1810 | 柏林大学创办 | 1859 |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
1825 | 第一条铁路在英国建成 | 1861 | 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 |
1810—1826 | 拉丁美洲殖民她独立运动 | 1861 | 洋务运动兴起 |
1832 | 芙国议会改革 | 1861—1865 | 美国南北战争 |
1836—1848 | 英国宪章运动 | 1868 |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
1848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1871 | 巴黎公社革命 |
——摘鳊自姜德昌、向子祥《世界通史纲要(近代部分)》
据表中所列重要史实,归纳出其中一种历史进步潮流,并概述和评价该潮流。(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潮流,对历史潮流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通过战争的方式,推翻了幕府的统治。随后,又推行"废藩置县",完成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条件。1870年12月,明治政府成立工部省,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官营金业。1873年,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近代"模范工场",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1881年,明治政府又设立了农商务省,对官营主义和干涉主义进行了反省,开始将大批官营企业出售给民间人士经管。此后,日本出现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摘编自冯玮《日本通史》
材料二 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陆续以官办及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垄断了纺织、航运、煤矿等部门。进入80年代,这些企业大多经营困难。1895年7月,清政府确定了"恤商惠工"的基本经济政策。1898年,又颁布《振兴工艺给奖章程》,设农工商总局。1903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商部,以爵赏为核心,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工业、商业、矿山、铁路、商会的奖励章程和法令。在此期间,出现了"民之投资于实业者若鹜"的局面。
——摘编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日本近代工业化启动的特点,并简析19世纪末日本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与本明治政府在发展经济上的相似做法,并简析其影响。
(3)以明治政府和清政府为例,说明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应重视的问题。
下表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关于国际投资的统计数据。
1993年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状况
时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993年 |
发达国家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额(单位:美元) | 310亿 | 390亿 | 510亿 | 800亿 |
占世界直接投资的比重 | 15% | 24% | 32% | 41% |
据此可推断
A. 新兴资本市场逐渐崛起
B. 跨国公司全球并购行为日趋活跃
C. 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
D. 世贸组织推动国际投资迅速增加
法国历史、政治学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法国的贵族阶级迫切地保持着与其他阶级的割裂,但没过多久,他们迅速衰亡,……与之相反,贵族阶层最为不屑的资产阶级却日益富裕,他们的教养与日俱增,……高傲的贵族发现资产阶级成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接着成为他们的敌人,最后成为他们的主人。”材料表明
A. 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地位发生了对换
B. 大革命导致贵族的地位日益衰落
C.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关系的调整
D. 资产阶级的财富和教养优于贵族
1934年,有人指出:“苏维埃根据地出现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今则知之;昔日认为须由皇帝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主理国家,可以选举委员、当主席。”这表明当时
A. 民主共和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日长
B. 苏区农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提升
C. 苏维埃政权有较为广泛的阶级基础
D. 中共开始重视农民阶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