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
A. 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重要原因
D.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荷兰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限制荷兰运输业
C. 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失去海上贸易主导权
D. 荷兰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 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某学者写道:“衰落……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16世纪的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 商业革命
B. 价格革命
C. 商业危机
D. 工业革命
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②妨碍了对海外市场的拓展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④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②④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迁业”现象。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向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材料中的农民“迁业”现象主要说明了
A. 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 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C. 明代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D. 手工业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