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
A.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
C. 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
D. 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
近代以来,农耕时代的粗略时间观念逐渐被精确的现代钟表时间观念所替代。对此时间观念改变影响最大的是
A. 服饰的中西合璧
B. 移风易俗的推进
C. 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并存
D. 交通通讯工具的改变
近代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说:“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请观察下图,指出“火柴大王”和重庆“大老板”分别代表的经济力量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①
D. ④②
下表为现行三种版本高中历史教材对同一历史事物(现象)的叙述。据此推断,三种教材都认定
A. 近代以来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自然经济是小农经济的特例
C. 战争是自然经济解体重要原因
D. 鸦片战争与自然经济解体无关
17世纪被誉为“荷兰时代”,荷兰成为“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海上马车夫”,但到了17世纪晚期荷兰却风光不再。导致其变化的关键因素是
A. 荷兰缺乏保持高速扩张所需的资源
B. 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限制荷兰运输业
C. 英荷战争中荷兰战败失去海上贸易主导权
D. 荷兰商业资本发达但工业资本不足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入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表明
A. 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或自治领
B. 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C. 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
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