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厉”一词,原指周初《武》乐的舞蹈动作,后比喻奋发有为、意气昂扬。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说“民族精神,随抗战的发展而蹈厉。”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郭沫若1937年诗中的“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一句来纪念抗日战争。材料体现出
A. 国共两党合作是抗战最终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B. 抗战对民族精神的激发超越了党派与时代的限制
C. 抗战时期各党派的矛盾因服从抗战大局口渐消除
D. 抗战的胜利促进了国家团结,引领了政局的走向
有学者评论某个事件说:“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掌握了领导权,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材料中的“分水岭”是指
A. 国民革命的开展
B. 八七会议的召开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有一首中国军歌,曲调来自法国儿歌《约翰弟弟》(即大家熟知的《两只老虎》),歌词由当时军队中的一位仁人志士填写。其中两句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据歌词可知,该军歌源于
A. 五四运动
B. 国民革命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民国时期的外交官员,几乎都被愤怒的青年学生殴打过。1919年,外交总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毁,1931年处理“九一八”事件,和随同人员蔡元培、顾维钧都被学生殴打。这反映了
A. 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主要矛盾
B. 外交官员不注重维护民族利益
C. 民众的理性法治观念需要加强
D. 民众的盲目排外思想非常普遍
明孝宗时期,监察御史陈孜上奏指出:“国家政务我太祖、太宗既设司礼监掌行,又命内阁大学士共理,内外相维,可否相济……今后政务,不分大小,俱下司礼监及内阁共同商榷,取自圣裁”。这反映了
A. 内阁与司礼监相互牵制
B. 真正拥有“相职”的是内阁辅臣
C. 政府行政效率得以提高
D. 皇权受到阁权与宦权的共同限制
钱穆认为,中国政制之演进,约得三级。第一级,“由封建而跻统一”;第二级,“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第三级,“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从演进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
A. 推行科举制是士人政府形成的标志
B. 政权统治基础逐步扩大化和民众化
C. 共同趋向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 儒家思想正统化影响三级政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