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A. 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
B. 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
C. 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
D. 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
1930年5月,纽约警方向社会公布了一批揭发材料,声称苏联政府企图通过援助美国共产党来颠覆美国政府,虽然事后这些材料被证明是伪造的,但美国政府仍然收紧了有关苏联公民前往美国的政策限制。据此可以推知
A. 美苏争霸加重政治紧张局势
B. 意识形态对立阻断国际人口流动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受挫
D. 美国政治经济困局造成政府敏感
英国乡村拾穗惯例由来已久。济贫委员会在1843年的调查显示,一个家庭捡拾三四蒲式耳(计量单位)的谷物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约占家庭总收入的“3%一13%。捡拾谷物对穷人的重要性依旧不言而喻。但到19世纪末,乡村女性逐渐放弃了拾穗活动。上述转变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A. 圈地运动深入发展
B. 女性地位的逐渐提高
C. 经济结构发生变动
D. 福利救助体系的发展
据记载,伯里克利重建雅典卫城耗资巨大,保守派以浪费公款为名,让伯里克利下台。伯里克利在公民大会上指出,重建卫城已为城邦带来了繁荣,如果雅典人认为他太过浪费,他将支付营造建筑物所需的费用,但是刻上名字后的建筑物是属于他私人的,不再属于雅典人民。雅典人非常满意伯里克利的答复,告诉他可以动用公库的财产。这一事件表明
A. 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B. 雅典公民具有强烈的城邦意识
C. 权力监督推动雅典民主制完善
D. 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的局限性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中国方面要求:尼克松可以坐自己的专机到中国,但在中国境内则必须乘坐中国方面提供的飞机。经协商后,最后达成协议:总统专机先飞到上海,上海飞往北京时,不必转乘中国专机,但是中方要派先遣小组带领一名领航员登机。这说明此时中国外交
A. 仍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B. 意在表明中国的主导地位
C. 表现出了强烈的主权意识
D. 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倾向
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思想界主要是围绕东西文化孰优孰劣进行比较、评判和论争。而自20世纪30年代初期以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与资源的重视则成为其主要共识。当时思想界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 反思新文化运动中存在的不足
B. 提振民族精神以抵抗日本侵略
C.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抨击国民党政府的专制与独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