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

19世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

A. 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

B. 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

C. 弥补了西方民主政治体制缺陷

D. 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

 

D 【解析】 近代以来面临民族危机,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救国救民道路,材料中各种救国道路思想出现,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D正确;A是新中国成立;B中根除说法绝对;C中弥补不符合事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 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 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 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 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查看答案

(题文)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查看答案

下图是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东汉“射爵射侯”画像石。图中树上有20多只雀和猴,树下两人持弓仰射。古代“雀”“爵”相通,“猴”“侯”同音。这类画像在汉代石刻中较为常见。这反映了当时人们

A. 抑制王侯势力的政治诉求

B. 追求显贵地位的价值取向

C. 关注自然和谐的生态理念

D. 推崇尚武健身的社会风气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增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是……。”

请回答:

(1)第一次“大革命”后,秦朝为创立“中央集权制的帝国”进行了怎样的制度设计?

(2)第二次“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请指出这次革命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法制建设的成果。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英国《权利法案》规定: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阅读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2)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体现了什么原则?体现这一原则的美国宪法是什么?

(3)当今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两者在产生方式,任职期限和行政权力

上有何区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